站内搜索:
这座小山头上,随便找块草坪坐坐 你可能就坐在四五种中药材上
日期:[2017-12-05]  版次:[A11]   版名:[发现广东]   字体:【
●药王山以病种为植物分类,种满了各种草药。

●药王山里的芳香化湿药。

●药王山里的野芫荽,可以消食健胃。

●药王山里的溪黄草。

这里曾种植杨过尝过的断肠草,后因担心路人误食而移走了;那边是因牙膏而名声大噪的两面针,原来叶子两面确实都长了针;而我们家庭药箱里常备的穿心莲,原来它的真身真的能苦到穿心……

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旁边有药王山和时珍山,在那随便找块草坪,可能一屁股坐下来,你就坐在四五种中药材上。

武侠小说里的神秘草药,在这里都能找到

新快报记者真的试了一下,停在一片平常的小山坡,随手在坡上画了个圈,“考考”博物馆科普宣教科的张秋镇老师:“这儿有多少种药材?”

张老师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这是叶下珠,全草有解毒、消炎、清热止泻、利尿之效,可治赤目肿痛、肠炎腹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等。

这是海红豆,根有催吐、泻下作用;叶则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止泻。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

这是凉粉草,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功能。用其茎加水煎煮, 再加稀淀粉就能制成岭南消暑佳品“ 凉粉”。

这是猫须草,清凉消炎,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和风湿性关节炎。

……

果真一数就是四五种,目光所及,没有一棵是杂草。

张老师笑了:“这里的草,在不懂的人眼里就是草,在懂的人眼里都是宝。”

相近的两座小山,分别叫做药王山和时珍山,均位于广州大学城里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侧,成为博物馆的室外展馆。两方药圃,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

药王山以病种为植物分类,“清热解毒”有自己的朋友圈,“养胃消滞”是一个大家族,“止喘定痛”自成一派……不过,一些调皮的种子,往往漫随风卷,落地生根,互相串起了门,所以,看到清热解毒的穿心莲误入了养胃家族,也无须惊奇。

时珍山则更为专业。山上的草药树木,以植物科属分类,同时,一些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师生,把自己培植研究的药草也一块一块地分种在这里,供研究所用。

据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介绍,在广州大学城里,找到一块像药圃这样的地,其实相当不易。原来当年大学城破土动工时,小谷围岛上原住民们生活的土地几乎都经过了全面翻修,全部重新填土、移植树木,只有这一块地方,在相关部门的恳求下,留下了原有的土壤和植被,再在这个山头上,按植物的药性功能,慢慢种植起这样一个中药药圃。

其实,开园种药,对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所在地广州中医药大学来说,久已有之。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标本中心和药圃早在1956年学校建校时就已经建立,药圃更是可以追溯到1924年大学建校之处;

现在中医药大学的老校区,也有一方药圃。传说中的“见血封喉”、断肠草、蒙汗药,至今仍在老校区或大学城的药圃内种植。“见血封喉和断肠草只种在老校区严格管理的药圃内。见血封喉是真的会见血致命,其实它的学名叫箭毒木,它的树液里含有剧毒,但是在皮肤表面沾上是没事的,只要一接触伤口,就是所谓‘见血’,马上就能使人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张秋镇老师解释了药圃里几味在武侠小说里经常出场的经典剧毒药物,“断肠草也是真实存在的,它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服用会也真会导致肠子变黑粘连,腹部剧痛。还有武侠小说里的蒙汗药,其实是开花特别美艳的曼陀罗花提炼而成的,华佗做手术,用过的麻醉药——麻沸散,也是由曼陀罗花而来”。

华南最大中药标本中心,宛如“中药水晶宫”

武侠小说里使毒名家固然让人闻风丧胆,但中医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等现实中的草药达人却微笑表示,毒其实也是药,看人怎么使用,用得好,毒也是药,用得不好,药也是毒。而广东人最爱的药食同源的食补之道,在两方药圃里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记者在药圃中,不但看到有潮洲菜里常见炒薄壳的“金不换”(罗勒),还有汤味氤氲浓厚的五指毛桃,与鸡相得益彰的沙姜、与淀粉配合默契的凉粉草,让药圃顿时变得充满了人间烟火味道。

据了解,除了在药圃培育各色中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专门抽调人手,到全国各地中药产地探访、采药,长白山、云南、宁夏等地都留下了这些采药人的身影。这些难得的药材品种,被制成中药标本,存放在博物馆内。因此,这里也是华南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药标本墙,中药标本墙排列着岭南地区代表性中药标本,皆被放置在半米多高的600个玻璃瓶中。中药标本墙高14.8米,共分四扇,每扇长度为3.82米。抬眼望去,浸泡植物标本的瓶子,在灯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闪耀的光芒,与蓝绿紫等各种颜色的植物交相辉映,仿佛进入了一个“中药水晶宫”,国内各种各样的植物尽收眼底,标本里有普通的木棉花、常见的柳条,也有珍贵的人参,还有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而为人所熟知的青蒿。这些标本嫩绿如初,浸泡在特制的药水中,你可以在数百平方米的地方认识数百种植物,再也不用像神农一样尝百草,也不用像李时珍一样寻山访药。

蓝韶清馆长指着五瓶人参标本随机“考”参观者:“你看看这一组人参标本有什么区别?”只见这些标本从大到小一溜摆放,原来,这是人参从“幼年”(一年参)到“少年”(三至五年参)再到青年(十年参)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这些标本,人们可能很难在一天之内看尽中药材的四时姿态、成长年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中药标本2400种、6000多瓶(份),浸制药标本1000多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目前,标本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其中就有产于云南、篮球大小的野生茯苓。

据了解,中药标本墙还会不断增加标本种类,陈列更多国内其它地区的中药品种,而不仅仅是岭南中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