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李法军:识骨寻踪,与遗骸对话(1)
日期:[2017-12-07]  版次:[A14]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
■中大李法军教授。

通过7000年前鲤鱼墩古人骨,了解南粤先民的生存环境和风俗习惯

“你是南方人吧?他,应该是山东人。”初次见李法军,还未细聊,他便从头部特征轻松道出了两位新快报记者的籍贯。李法军谦虚言道:“学的就是这个,不足为奇。”

李法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体质人类学专家,他的工作就是整日与骨头打交道。这听似有些恐怖而枯燥的工作,在李法军的眼里却充满了乐趣。他的眼里,这些沉寂的骨头或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或在讲述着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或能揭开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我注定这辈子就是干这个的”

古色古香的中山大学校园中,马丁堂便是现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的所在。体质人类学专家,人骨拼接专家,体质人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法军便在这幢古朴幽静的小楼里办公。

李法军是吉林省桦甸市人,1976年出生。他小的时候,家里就定了一份名为《发现》的科学杂志。这是一份非常专业的科学杂志,李法军虽然看不懂,但会经常翻看一下。11岁那年,他被杂志上的一幅骷髅图深深地吸引了。“她不是人又不是猿,好像在说着什么,到底在说什么呢?”这幅图深深地印在了李法军的脑海里,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的心里充满了困惑。

“到了大学时,有一天老师上课突然拿出一幅图来,正是我小时候在杂志上看到的那幅骷髅图。”李法军说,那一天,他才知道,那幅骷髅图正是有名的露西骨架,是300万前最早的人类成员。这一刻,李法军释然了,“仿佛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召唤,我注定这辈子就是干这个的。”

考大学时,李法军报考的第一专业是法学,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医,第二志愿是考古。“为什么选考古?很多人或许认为这是一个太专业的学科,工作也不好找,我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喜欢。”李法军顺利进入吉林大学考古系学习,师从考古专家朱泓教授。有一次,他跟随导师在内蒙古挖掘战国时期古墓,“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此后,李法军对考古的兴趣更浓了。

1999年,李法军大学本科毕业后又选择了体质人类学专业的硕博连读。2004年,李法军获得博士学位,并任职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至今。

李法军有着许多的头衔,他先后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日内瓦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阿伯丁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访学和研究工作。他还是中国考古学学会会员、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学会会员,广东省解剖学学会理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客座副研究员、印度洋及太平洋史前史学会(IPPA)会员、英国生物人类学与骨骼考古学学会(BABAO)会员(2014-2016)、法国巴黎十大考古学与民族学系、瑞士日内瓦大学遗传与进化学系博士论文答辩委员。

研究人骨了解南粤先民生存状况

李法军的办公室在马丁堂二楼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隔间里,办公室里除了电脑就是书。采访间隙,不时有学生拿着大大小小的骨头前来请教,李法军随手拿来一根告诉新快报记者:“这块骨头是7000多年前的。你不要小看这一块骨头,在我们的眼里,它是会说话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事情,比如这些人当时的身高、体重以及他们主要吃什么,是不是经常干重体力活等。”

骨头会说话?李法军办公室书架上一本由他和他的团队著作完成的《鲤鱼墩》就是很好的佐证。2002年-2003年,湛江遂溪县江洪镇鲤鱼墩贝丘遗址出土7具新石器时代人骨遗骸。这是20多年来广东地区首次发现、出土人骨最多、保存相对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材料,也是迄今为止在雷州半岛上发现最早的广东人。

2007年初,中山大学启动鲤鱼墩古人骨专项研究,这项研究正是由李法军领衔完成的。7000年前南粤先民们的生存状况,经过这些人骨的拼合逐渐清晰起来。李法军将拼接完成一具人骨命名为M6,通过团队的研究,一幅7000多年前远古广东人在湛江遂溪生活的画面呈现在世人眼前:M6个不高,1.6米左右,大眼睛,下巴略尖,牙齿整齐,他与族人们在海边捕鱼打猎,其乐融融。

“这就是骨头的魅力,骷髅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这些人从哪来?生存环境如何?当时有着怎样的风俗习惯……这些都可以从它们身上得到信息。”勾勒M6的一幅简单生活画面看似轻描淡写,李法军和其他研究者为此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相当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人骨的修复上。”李法军介绍,整理古人骨的工序相当考验耐心,去土不能用力撬或抠,需要用不锈钢钩针一点一点地剔,再用油画笔轻扫,等黏在上面的土块稍稍松动,再用镊子轻轻夹取碎片,这样才可以保证即便是蚕豆大小的一小块骨碎片也不会遗漏。

5年多的时间,通过对7具7000多年前的遗骸的研究,李法军为这7个古人写了一本书《鲤鱼墩》,300多页纸的信息都是来自那一堆骨头碎片。

在中山大学体质人类学小小的实验室中,存放着许多古人类的个体,其中有来自广西邕宁顶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遗骸已有近8000年的历史。

顶蛳山遗址在1994年被发现,两年后由中国社科院傅宪国研究员率队发掘,人骨研究部分由李法军领衔。李法军介绍,在该遗址发掘出的330座坟墓中,至少有64座单人墓和4座多人墓属于肢解葬。

“许多遗骸都保留着原本的形态,一些遗骸的头颅被割下塞进腹部或胸腔,死者的四肢也被割下,整齐地码好放在原来头部的位置。”李法军说,这种肢解葬的形式究其原因以及代表的深层含义尚待破解,“我们只能想象,出现这种非常的肢解葬的原因,可能是对一些死因不详的人的规约,有许多种可能,都有待我们的研究。”

为了研究肢解行为的动因、方式和过程,李法军甚至突发奇想,他找来遗址附近采集的一块玻璃陨石,打成一件比指甲盖略大的石刀。又找来了一只公鸡,用石刀对公鸡进行了肢解实验。然后将被肢解的公鸡遗骸埋入遗址的顶蛳山文化层中,埋藏半年后才挖出来,以检验骨骼。李法军说,因为这只鸡,给他们的研究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策划:新快报记者 肖萍 ■执行:新快报记者 尹政军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