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三无”单位到具有全国影响力 美协三十年凝聚艺术家对广州美术的热情
日期:[2017-12-10]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现场展出的美协资料。

■《广州美术》期刊。

■《广州美术》期刊。


■广州美会近年来出版的书籍。

■1988年10月14日,“广州美术作品展”开幕式。

■广州美协三十年重要史料。

■广州美协三十年重要史料。

■广州美协三十年重要史料。

广州美协副主席黎日晁回忆:

“只要是会员,按尺寸要求提交了作品,都能展出。”因为广州美协主席周国城的这句话,千余张作品便把目前的广州艺博院负一层所有展厅,挤得满满的。如果用一个感性名词来形容广州美协,也许用“温馨”或者“团结”会适当,如果用另一个集体的名字来概括广州美协,也许“大家庭”最适合不过。因为在这里,不但诞生了由数十位画家共同参与创作的多张长卷巨作,也有多位像广州美协副主席黎日晁这样把三十多年来美协的资料收藏在家里的美协成员,让过去三十年的美协事迹重新呈现在人们视野。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首届展览资料见证历史

群艺馆大力支持美协初创期

从12月6日开始,汇聚千余张广州美协成员作品,题为“彩墨新时代——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在广州艺博院集体亮相。展出的,除了面向一千多名会员征集的作品之外,展览还以文献方式,呈现和回顾自1987年成立至2017年的30年广州美术历程。

让不少人惊讶的是,现场展出中,就包括第一届广州美协会员展览的请柬、入选证、作品目录等。而这些,正是得益于有黎日晁这样,连任四届美协秘书长,默默地把每一届、每一年美协的相关事务资料都保存于家中的成员。“广州美协刚开始是个‘三无’单位,无场地,无经费,无人员编制。”周国城回答起来,也感叹美协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正因为这样,广州美协曾经有过18年的时间,是跟广州市群众艺术馆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甚至可以理解,“美协、林田、群艺馆、黎日晁”串联起了广州美协发展中的头18年的线索。“三无”的状况,在原广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林田看来,是美协工作推进最大的阻力,林田是当时“成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场地、经费、人力,都要感谢群艺馆给了市美协很大的支持。为什么群艺馆和市美协需要聚在一起?因为群艺馆本身也要组织群众美术工作,而市美协既要开展业余美术工作,也要开展专业美术工作。”林田说。

1987年10月17日,“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成立大会”在越秀宾馆召开,刘仑当选为首届主席。这一年会员就有325名,黎日晁是其中之一。黎日晁向记者坦言,“因为自己作为美协会员的身份,才得以从工人身份转进了群艺馆从事文艺相关的工作。”

展览多在文化公园举行

广东美术馆办展破市级展览纪录

从1994年开始,黎日晁便被推举为秘书长职务,这是从杨家聪任主席开始,后来,杨家聪推荐雕塑家唐大禧接任第三届主席,“他人不错,又有名气。”杨家聪与唐大禧早在1955年便认识,但接到邀请时,唐大禧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首先要求的是保留原有的工作班子,选黎日晁任秘书长。”

黎日晁向记者介绍当年的情形,广州美协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变化。“唐老师很想做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事,作为一个协会组织,要推动学术交流,必须要有强而有力的行政架构,我的职责就是推动构建这个行政架构,比如美协办公室以及各个分工的部室,比如,组联部,他们负责全部会员的资料证明;创作部,负责组织讲座和研讨会;展览部,负责每次展览的展览事务,还有拓展部和活动部等等。”

唐大禧称:“初期的美协工作以普及为主,展览大多在文化公园举办,但文化公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沿用下来的,作品展示都是用图钉加几条小木条来压边就搞掂了,条件很简陋,没有殿堂的感觉。而在有殿堂感的美术馆搞展览就不一样,注重仪式感的展馆有助于提升美术作品的美感,从高标准来要求,作者除了认真创作,连作品装裱都重视起来。”

因此,1999 年,“纪念建国 50 周年广州美术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这也是创了首次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市级美展的纪录。

在广州美协成为广州市第一批具法人资格的法人社团组织的三年后,2003年8月17 日,在广州鸣泉居度假村举行的“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卢延光当选为主席。从这时候开始,广州美协的艺委会陆续诞生,继中国画艺委会之后,漆画艺委员会、老画家艺委会等都相继成立。

《老画家》谈艺录每年访谈10人

成了广州美术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经过了四任主席工作铺垫,从杭州到广州的周国城接棒第五任主席时,广州美协在册会员早已发展到了1700多名,卢延光称这“代表着广州美术发展的水平”。似乎这次展出的另一部分内容,能印证他的这句评价,在早前举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曾为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入选作品就超过50件,包括有刘仑、赖少其、陈永锵、张绍城等。

“从周国城主席的任期来看,广州美协的理论建设确实是有了飞跃的发展,比如我们做的《老画家》谈艺录,每年做10个人,坚持了5年,一共访谈了50人,可以说对广州美术的档案和历史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是沉甸甸的精神财富。所以,外地人当一个本地的美协主席,在别的地区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广州不但是实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 黎日晁称。

哪怕当时面临一些议论,时任广州市文联主席的刘长安,仍然坚持推举周国城任第五届广州市美协主席,而事实证明,“选择国城担任新一届的美协主席是选对了,从他上任之后,整个协会的工作更活跃了,包括一些创作活动,展览活动,特别是面向社会的一些公益性的活动都多了起来。我们广州市美协的会员都能够积极参与,整个美术界的积极性都进一步被调动起来。”刘长安说。而后来第六届周国城的连任,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大长卷创作提升全国影响力

广州文化从《南国商都》穿越

在周国城的任期内,除了黎日晁说到的《老画家》谈艺录为创举外,还有三个长卷的组织创作,使得广州美协更具有了全国影响力。《历代羊城八景》《百花颂花城》和《南国商都》相继推出,让全国美术界对广州美术刮目相看,其中,《南国商都》长卷创作历时半载之久,14次易其稿,参与创作人员19位,画作叙事跨度千余年,画作长度达2015厘米,涵盖2300余人物形象,600余艘船只、30余处历史遗迹与文化景观,承载着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深厚沉实的历史脉络、魅力独特的文化性格。作品曾在北京等地展出,在美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被誉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周国城介绍,长卷为中国传统书画所一直沿用,在长卷上,可以记载许多人文历史景观,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都是名垂千古的代表。此次的《南国商都》,同样以长卷的形式,把广州历史文化进行一番穿越。

采访当日,黎日晁还为无意中在一堆书中找到了一张十几年前市领导为美协活动写的批条而惊喜万分,因为他的谨小慎微,得以让本次周年庆典让不少人“穿越”到了二三十年前,但在他看来“曾经作为一个‘三无’单位,能够走过三十年,并成功举办了各种大活动,全靠每个人对美术事业的热爱才能完成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