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怀式”谣言频出说明了什么?
日期:[2017-12-18]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然玉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关怀式”谣言不仅给读者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扰,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后果。

自社交媒体勃兴开始,各式各样的关怀式谣言就层出不穷。就其内容而言,几乎囊括了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等方方面面。此类谣言无一不是打着“善意提醒”的旗号,而做着歪曲事实、胡编乱造的事情。大量“关怀式”谣言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极大的信息混乱,更是动摇了公众的理性认知和经验判断。

就如同许多其他类型的网络谣言一样,“关怀式”谣言同样肇始于社交媒介内容生产机制天然的结构缺陷。在这套“流量为王”的游戏规则内,阅读量、转发量与广告收益直接相关。这必然激励某些公众号通过耸动的标题、偏激的文风以及简单粗暴的结论去博人眼球。其实,非但是“谣言”,就连许多不算造谣的公号文,都普遍存在着观点偏执化、论述狭隘化、重情绪煽动轻理性论证等等弊病。

一个典型的关怀式谣言,必然会就生活的某方面给出绝对化的行动指导方案,诸如“别吃××”“别喝×”等等。为了支撑这一耸动的结论,此类文章往往采取“冒用权威”“诅咒威胁”的策略。之于前者,多是伪造知名实验室数据、假冒主流媒体名义等等;之于后者,则更容易理解,那便是灌输一种“不照我说的做,必付出惨重代价”的说法……

关怀式提醒类谣言,迎合了社交媒介捕风捉影、一惊一乍的特性。这一谣言的大行其道,再一次表明,公众对于“专业意见”和“民间偏见”尚无清醒区分,对于“严肃写作”和“营销炒作”仍没明确界定。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当人们越是轻信“网络谣言”,越是难以形成基本的理性阅读习惯与逻辑思维能力,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对“谣言”的免疫力越来越差。许多年轻人之所以觉得沉溺“传谣”的父母越发难以说服,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披着善意外衣的关怀式谣言,扭曲了真相、摧毁着智力。要终结这一乱象,只能寄希望于在新旧信息传播模式切换的大背景下,尽早完成新“意见权威”的重塑。只有将专业问题重新交由专业人士发声,并且让公众理解、认可这种分工秩序,才能彻底减少关怀式谣言的闹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