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各区民生实事年终抽检 “必答题”不相伯仲“选答题”各有特色(1)
日期:[2017-12-25]  版次:[A06]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在黄埔区内一家长者饭堂内,几位老人正在享用午餐。

■黄埔区内一位老人在享用配餐。

长者饭堂做得如何?教育领域有什么大动作?

上周五开始,2018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开始进行第二轮征选,从当日起至12月25日,市民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微信、电邮等方式,从上一轮海选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中,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希望政府明年做好的十件民生实事。第二轮征集意见候选事项主要分布于公共交通、住房保障、食品安全、就业保障、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生活保障、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环境整治、公共安全等领域。

明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已经未雨绸缪,那么今年广州各区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如何?新快报记者选取了几项有热门的民生实事进行了一番走访,抽检结果表示:几个区在内容相同的“必答题”领域成绩不相伯仲,在特色服务的“选答题”方面则各有特色。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李应华 谢源源 邓毅富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宁彪

长者自创民歌“喜食老人饭”传唱

关键词:养老服务 抽检城区:黄埔区 白云区 海珠区

黄埔区:

率先向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

“伯爷公,老大娘,讲儿孙,讲新闻,叙家常。排排坐,好开心,喜食老人饭……”近期,一首由老年人在长者饭堂创造的民歌“喜食老人饭”在黄埔区的老年人中被广泛传唱。新快报记者翻查广州各区关于民生实事的信息,发现不少城区都有“养老服务”这一项。

目前,黄埔区共建有午餐供应点152个,在全市率先实现配餐点社区、村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提供免费午餐,午餐服务惠及5600多名老人,2017年服务100多万人次。这是黄埔区在这项民生实事上交出的成绩单。

黄埔区方面介绍,该区深化医养融合,组建了一支医疗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养老服务员的团队,多支医疗、送餐、居家安全评估、长者义工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日间照料、助餐配餐、文体娱乐、康复保健等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困难独居、高龄老人,今年还新增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及社工服务项目,专业团队上门提供定制服务。

此外,该区在信息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启动“长者爱心午餐软件系统”项目,引进“居家医护服务管理系统”,下一步将实现信息采集、档案建立、服务记录、反馈评价、信息统计的智能化、便捷化。

白云区:

居家养老月均服务近万人次

据统计,白云区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15.73万人,占全区94.36万户籍总人口的16.67%,占全市154.6万户籍老人总数的10.17%。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改革“3+X”创新机制基本建立,居家养老各种项目,月均服务老年人数近1万人次。

其中,22个镇街全部开展助餐配餐服务,开设助餐点105个,日均服务达2000多人次,累计服务近13万人次;在“X”的自选动作方面,科技助老手环条形扫码、智慧养老远程急救医疗、以老助老“老友互助、邻里互助”等创新项目正逐步铺开,多姿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近日,在石井街潭村北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新快报记者看到30位老人坐满了饭堂,边吃着义工送上的午餐,边看电视,笑声满堂。“一餐5块钱,有肉又有菜,好吃!”潭村北社区居民凌叔将一份两荤一素的餐食吃得干干净净。他说,自己在吃之前还拍了照,准备晚上给儿子看看。在饭堂里,老人们六人一桌,边吃边聊天,也有老人选择将饭盒打包带回家。

新快报记者从石井街了解到,今年7月以来,石井街以潭村联社为试点开展长者大配餐工作,日就餐长者近200人,目前,该联社已增设两个助餐点,满足老人就近就餐需求。石井街其他社区的长者配餐工作也在陆续开展,月底前将实现全覆盖。

目前白云区的善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进行试点,通过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系统,将白云区7910名60岁以上有照顾需求老人纳入系统管理,整合配餐、医疗、家政等各种资源,同时配置一些智能化保健装备,用手机开启APP就能随时监控家中老人状况。据介绍,白云区接下来将利用大数据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海珠区:

51个配餐点覆盖全区18条街

据海珠区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3.74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3.21%。老龄化问题较突出,养老服务需求较大。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海珠区财政投入资金近598万元,并引入慈善资金243万元,支持社区大配餐工作。目前,海珠区已实现社区大配餐全覆盖,18条街51个配餐点采取了悬挂“爱心配餐”标识,统一餐具、服装、流程等规范化措施。配餐的形式以餐饮企业配餐为主,也有街道自建餐厅及依托养老院饭堂配餐。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海珠社区大配餐服务的长者远远超过1000人。

新快报记者走访一些街道的长者饭堂,发现到饭堂吃饭的社区长者不乏“80后”“90后”老人,对食物及服务态度纷纷表示满意。不过,在超过20万名老人中,能受惠于大配餐的还是少数。据一位街道长者饭堂负责人介绍,目前日均有100多人在此就餐,仍有近百位老人排队“等位”。

专家点评

“配餐的关键在于满足老人的需求,可以探索更有效的配餐方式。”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何俊华表示,大配餐不能靠政府一力推进,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实现。怎样才能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就餐?他建议,可以在现有配餐点的基础上,在社区和附近的餐饮场所设置配餐点,老人可以选择就近的配餐点就餐。政府对餐饮企业进行审核、统一配餐标准和加强监控,费用则由政府补贴一部分、长者自付一部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