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叫出50多颗星星名字 “天文小白”捧回大奖
日期:[2017-12-28]  版次:[A10]   版名:[城事]   字体:【
■观星达人、高三学生黄盛骞。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广东实验中学天文社外出观星。(受访者提供)

广东实验中学有个“观星达人”,从“门外汉”到捧回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银奖

看星星也能获大奖?你没有看错,在广东实验中学就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用两年多时间,让自己从一名天文“门外汉”变身成为“观星达人”:不仅能肉眼分辨天上50多颗星星,还捧回了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银奖。这位观星达人是省实天文社前任执行社长、高三学生黄盛骞,他的观星故事是从“觉得星星很美”而加入学校天文社团开始。

■新快报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朱伯东

88.4分制的天文竞赛 选手要经过理论、观测、实测“三大考”

瘦高、脸上挂着微笑……日前在省实验高中部,新快报记者见到了观星达人黄盛骞,他从观星比赛开始,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观星故事。

黄盛骞捧回的奖杯是第十三届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13th Asian-Pacific Astronomy Olympiad,简称“APAO”),今年在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举行,其与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AO)、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OAA)并称为三大国际天文赛事。今年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越南四国的七支队伍参赛,共40名选手参加。

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由4小时的理论考试、观测考试和4小时的实测考试组成,不同于普通考试的100分制,比赛总分88.4分。

比赛怎么考?黄盛骞回忆,在理论考部分,有一个行星系统,给出一些观测数据,计算行星的轨道半径、温度等,最后问选手行星的温度跟地球上哪个大陆比较像。

观测考试的考场则搬去了天文馆,主要考察选手对星座、星空的熟悉程度,“题目主要是在星空中指出一颗星星,让你说出名字;或者给出星团、星云等照片,让你说出名字,或者估计星空在哪个纬度。”黄盛骞透露,最难的部分是实测考试,要求考生模仿科研人员的工作,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最终,黄盛骞获得了61.3分,摘得这项比赛的银牌。

天文“小白”入社团 从记住星星的名字开始

说起星空,头头是道,但令人意外的是,黄盛骞从小并不是天文迷,甚至从未有意识地观望星空,直到高一进入省实,得知学校有天文社团。面对报名表上入社理由一栏,天文“小白”黄盛骞端正地写下“因为星星很美”几个字。

自从加入天文社团,凭着兴趣,黄盛骞的小宇宙被打开,看书、看电影,他都会情不自禁与星空联系起来。采访中,黄盛骞透露,第一次在老师带领下和同学一起去从化看双子座流星雨,让他意识到观星星是一件奇妙而有趣的事情,“当时天气不是很好,大家看着全部是云的天空,聊天,虽然没有看到星星,但这样的感觉非常棒。”

当然,要沉下心来和星星打交道,并不总是看流星雨的浪漫,甚至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据黄盛骞介绍,学校天文社每年招新都会吸引约200名新生报名,除了校本课程,社团每周也会由高二的骨干同学从零基础开始给新加入的同学上课,上课可能是从记住星星的名字、望远镜的使用开始。“但经过最初几个月的学习,许多同学发现天文没那么浪漫,到最后坚持下来的骨干成员可能只有20多人。”

黄盛骞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也听不懂,“感觉很艰难,但过了几个月后,慢慢地就理解了学长们讲的东西”。事实上,这位观星达人非常谦虚,在他的朋友圈里,记录了自己观星两年的成长足迹,在加入天文社团半年后,他参加了当年举行的全国天文奥赛。

对星星怀有敬畏 组织团队外出观星第一次看到流星雨

2016年7月7日,人生第一次看到土星环;2016年12月10日,第一次组织外出观星、第一次看到流星……在黄盛骞的朋友圈,他将观星路上的收获一一记录,郑重而有仪式感。

“第一次组织外出观星,上天就给了我精致的晴天,惊讶地发现一年前还在篮球场认猎户的我,居然可以从容地认星座、讲星星了……”在去年12月的这条记录里,黄盛骞写下第一次带团队、第一次看到流星的感触与惊喜,“一点半睡觉,四点钟被房间外的欢呼声惊醒,月亮落下而北斗闪烁,一群人躺在空旷地上望着夜空,一小时终于看到了10+颗流星,一遍遍念叨着自己的心愿,被一颗颗流星感动了,更感动的是朋友圈里来自许多同学的满满的惊叹满足。”

黄盛骞告诉记者,事实上影视剧中“流星雨划过天际”的画面并不真实,一个小时之内能看到十多颗流星都很不错了,也正如他的记录,在一次次实践观星中,他越来越能自如辨别天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采访中,黄盛骞透露自己可以叫出50多颗星的名字,对于这一数据,省实天文社团指导老师曹隆坤笑称“太保守”,“他说的应该是肉眼能看到的,如果借助望远镜,他应该能看出一两百颗星。”

明年黄盛骞将迎来高考,对于获得奖牌后是否会报考天文系,他直摇头,在他心里“星星很漂亮,星星背后的故事更令人敬畏”。他说,现在接触的天文竞赛主要是激发兴趣,搞天文科研则不同,需要积累更多的天文知识。

老师说

没有耐心和兴趣, 观星之路很难走下去

观星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有耐心和兴趣,指导老师曹隆坤在采访中特别说到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带团队去山西大同参加比赛,在晚上观测时天气不太好,但比赛之后天气转好,黄盛骞在比赛后带着望远镜出去观星了,凌晨两点多才回来,“我以为他和同学一起去玩了,后来才得知他去外面看星星。”曹隆坤说,这个细节让他很意外也很感动,自己的学生是用心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他看来,沉不下心、没有对星空的热爱,单纯的观星之路很难走下去。

据悉,在省实有一群“观星星的孩子”,学校天文社团从2007年成立,到今年已经10年,到目前学校不仅编写了两本公开发行的观星教材,由社团成员参与编制的校本已经更新到了“第七代”。

观星分享

北半球每年有三大流星雨

如何与奇妙的流星雨来一次相遇?采访中,黄盛骞向新快报记者分享他与团队的观星“秘密”。

首先,看流星雨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北半球每年有三大流星雨,只要天气好,基本上都能肉眼看到。它们包括:1月份的象限仪流星雨、8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份的双子座流星雨,而具体哪一天观测,则可以关注每一年的预报。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尽量避开光污染大的城区,选在郊外光污染较小的开阔地。比如,省实天文社一般都会去从化、南沙、清远、肇庆、惠州等地。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