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纳税信用贷”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日期:[2018-01-25]  版次:[A04]   版名:[评论]   字体:【

■燕农

据报道,日前,广东省地税局携手三家银行发布“银税互动”自然人金融服务项目,面向自然人纳税人开放,以纳税人连续两年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为基础,个人缴税多、纳税信用良好,就可以享受到无需担保的“含金量”更高、更便捷的消费信贷服务:整个贷款流程3分钟线上完成,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万元,用于个人所有合法合理的消费。

个人信用度与普惠金融、生活便利相挂钩,近年来已不稀奇。以芝麻信用为例,作为客观呈现个人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分,已经在信用卡、消费金融、租房、租车、酒店等众多领域开展应用。由此,足见个人信用度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然而,像广东地税联手银行推出的线下“纳税信用贷”,还不多见,这种将纳税信息与个人信用相关联的探索,有突出意义。

某种程度上,实体银行乐得与地方税务部门携手推出免担保的“信用贷”,可以视为是银行业正面回应互联网企业的同类业务竞争。这种竞争也催发了一个新现象,即个人信用采集不再局限于网上消费,还包括了像纳税信用等线下征集,而个人信用度的有价值使用,也开始在线上线下全面铺开。

其实,在“互联网+”的经济生活模式中,已经很难严格区分线上和线下。很多平台的信用机制已经与线下支付、免押等结合。比如2016年初,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手芝麻信用等机构,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成为全国首家信用医院,信用分高的用户不带钱也可以挂号、诊疗、检查检验、取药,回家之后再付费,就诊时间缩短了3/4。

这种情势下,再纠结于线上或者线下的业务和信用归类,已经没有太实质的意义。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在方方面面的信用积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和生活领域,信用度高的人,会基于信用分值而获得便利;相反,则需要增加一道或者多道程序,比如抵押、担保等等,才能获得与信用度高的人同样诉求。直白来讲,就是信用度高的人,在诸多领域都要便利很多。这对信用社会和信用市场的建设无疑是一种强烈助推。

未来的发展并不会止于此,据有关专家观察,在个人信用社会化应用的过程中,信用普惠经济已经悄然出现,在给民众带来更多信用便利的同时,或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基于此,近年来“信用经济”一词逐渐兴起,其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是解决譬如共享单车免押金等新生事物所带来新问题的突破口。“互联网+”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信用+”实质上已然在铺开。在新的风口上,信用度或将成为个人身上最值钱的“货币”。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