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东今年GDP预期增长7% 落力实体经济打造“制造强省”(2)
日期:[2018-01-26]  版次:[A05]   版名:[2018广东两会]   字体:【
制图/廖木兴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昨日在广州隆重开幕

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4万家

关键词4 创新驱动

去年12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正式印发,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创新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同时,在平台方面,报告明确建设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再生医学与健康、材料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等4个省实验室,适时建设第二批省实验室,力争申建国家实验室,支持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领衔来粤建设一批国际化专业化实验室。

此外,报告指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4万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今年的报告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广东将在重大原始创新方面发力,要走向创新的高端、制高点,“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层面的部署,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广东省层面的部署,报告特意提到了统筹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这强调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对接。”

加快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生活圈”

关键词5 粤港澳大湾区

报告提出,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首先,探索推进制度创新,在“一国两制”和三个关税区条件下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枢纽和航运中心。其次在基础设施上将实现互联互通,推动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加快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林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一国两制”下广东与港澳的融合发展,要实现湾区融合发展首先要突破“共享”,包括港澳在内的大湾区的相关城市做到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的共享,为港澳真正融入内地经济体系作出有益的探索。

推行“优粤卡”解决人才落户住房问题

关键词6 柔性引才

相较于传统引才,“柔性引才”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今年,“柔性引才”一词首次被写进报告。在全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方面,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支持企业设立海外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柔性引才”。

此外,实施技工教育创新发展、高技能人才振兴、南粤工匠培养等计划,打造一批国际化高水平技师学院。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行人才“优粤卡”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出入境等突出问题。

彭澎表示,目前广东省各地市分别出台了相关的人才政策,比如广州的“红棉计划”、深圳的“孔雀计划”等。在全国各省市掀起人才争夺战的情况下,报告表示要推行人才“优粤卡”制度,从省的层面“一盘棋”去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出入境等突出问题,这显示出广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7 协调发展

支持珠三角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支持东西两翼与珠三角

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

区域经济发展平衡问题一直广受关注,今年报告给出了新思路——支持珠三角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支持东西两翼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

如何构建沿海经济带?报告提出,将打造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广东黄金海岸,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产业,加快布局发展海上风电,开工建设10个以上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365万千瓦以上。

同时,开发利用海洋油气资源,发展远洋捕捞、深水网箱养殖等现代渔业,打造广东特色的滨海旅游经济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化全省高铁网络布局,争取开工建设汕汕、龙梅龙高铁等项目;加快推进汕昆高速、武深高速、汕湛高速、深中通道、白云机场第二高速、虎门二桥等公路项目建设;加快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完成惠州机场扩建和珠海通用机场建设。

关键词8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强调“宜居”

拟建3000公里农村公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报告首次将“宜居”一词作为乡村建设的定语。其中明确,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农村流动,并在年底前粤东西北地区80%以上、珠三角地区全部村庄基本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

此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电网、供水、网络等建设,建设农村公路3000公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规范发展民宿、农家乐等,加大梅关古道、西京古道等南粤古驿道、古村落活化利用力度。

同时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健全贫困户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提高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务工经商技能。

2018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

1 山区教师生活补助

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从每月人均不低于9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

2 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

提升22万人次就业技能水平,帮扶10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资助1万名在粤务工产业工人继续升学。

3 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

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457 元、206 元提高到503元、228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年1800元、2400元提高到1890元、2520元。

4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

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38元,积极推进参保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

5 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落实4.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提标以及新增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任务;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万套(户),发放租赁补贴1.7万户。

6 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升级建设

支持47家中心卫生院(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16家县级中医院以及160余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

7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支持欠发达地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制度,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力争调解成功率不低于97.5%。

8 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设施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城乡15 分钟健身圈,为省定贫困村配建一套8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径,切实改善农村健身环境。支持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完工18 个、动工48个。

9 完成普通国省道改造任务

新改建国省道200公里,改造国省道路面600公里,改造国省道路面确保达到国家要求的路面服务水平,改造国省道危桥,整治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影响安全通行路段2000公里。

10 增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

全省7212.42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的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从28元提高到32元,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其中水稻每亩每造保额从400元提高到800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