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上“年见”舞台 12位大咖分享年度故事
日期:[2018-01-29]  版次:[A06]   版名:[热点]   字体:【
■“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正在作《生命不息 永不厌倦》主题演讲。

■“年见·南粤新时代跨年盛典”现场。

以个人的“年见”,记录时代的“年轮”;以个体的发声,致敬南粤新时代

“年见”,一个对生活有见解、有故事和有创造力的人组成的舞台,用15分钟的主题演讲,分享心中的新时代,讲述奋斗的新作为。

讲好广东故事,向时代发声。1月28日下午,由羊城晚报社、新励成教育共同主办的“年见·南粤新时代跨年盛典”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12位演讲者,跨越政治、科技、商界、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用语言的力量描述了属于自己的“年终总结”。

这12位演讲者都是怎样的人物?他们分别为“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黄埔书院院长仲伟合、《千手观音》舞者庄文洁、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十九大代表杜玉涛、罕见病倡导组织发起人陆敏君、奥运冠军胡佳、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锦龙、梅花奖得主曾小敏、著名影视制作人孙铁麟、广绣传承人屈汀南、羊城晚报记者王倩。

以个人的“年见”,记录时代的“年轮”;以个体的发声,致敬南粤新时代。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罗韵 尹政军 李斯璐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祝贺

广州原副市长、“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

“60多年回老家不到50次 21年去了百色100次”

在20多年前,是广州人熟悉的广州市副市长陈开枝。昨日,站在“年见”演讲台上的陈开枝,又加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扶贫状元”。

21年来,陈开枝一百余次深入广西百色贫困山区,引进二十余家企业在百色投资逾12亿元,新建6个异地安置点,让8000户40000名深山农民得以安居乐业;撮合广州帮扶广西建成200多个项目,修建公路5000多公里,解决8万多名少年儿童入学难题,累计捐出个人退休金19万元……这一切无私的扶贫付出,都被陈开枝一句话归纳:“我已经和百色人民结下深厚情谊,我这个受教育多年的老党员,始终以满腔热情投身到这个伟大事业中去。”

演讲最后他透露近期行踪:原来,他准备今年3月再踏足广西红土地,进行第102次走访。在去年12月11日,百色教育基金会的慈善日前,他已经悄悄在北京、深圳、香港等地深入动员爱心人士,筹到3348多万元善款,为基金会献上扶贫助学的大礼。

“有人问我,你13岁外出读书打工,60多年回老家不到50次,21年去了百色100次,以后还会有101次、102次吗?会!我一定会一次次走下去,进行第二个100次再出发。”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

“中文语音技术 必须掌握在中国人手上”

“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类。”作为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的杜兰,她在盛典中描绘人工智能将带来怎样的未来,并强调“AI+”时代,不仅是从业者的时代,还是每个人的时代。

在2017年6月,科大讯飞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 年度全球 50 大最聪明公司”榜单。杜兰阐述了18年来科大讯飞的发展之路和取得的成绩,在过去国外的语言翻译软件做得好,在她看来,“中文语音技术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中文语音要由中国做到全世界最好。”

在医疗方面,她以肺结核为例子,通过医疗影像识别技术,让机器人看大量的肺结核X光片进行学习、算法,从而判断。“当下次片子一出来就能判断了,这相当于医生的助手,让普通医生上升为一流医生。”

十九大代表,华大基因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杜玉涛:

“用基因科技促进健康中国,是我的最大梦想”

杜玉涛作为十九大代表,华大基因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有人称她“美女博士”,因为她在手工克隆猪研究上的突出成就,也有人叫她“杜小猪”。

在“年见”上,杜玉涛以题为《砥砺前行的十九年》的演讲,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她和华大基因风雨19年的故事。1999年9月,杜玉涛在华大基因实习并入职,当时华大基因刚成立员工不超过30人,而现在是员工超过6000人的公司。

“当时我看到公司墙上‘一切为了祖国的利益’几个大字就决定留下来了。”杜玉涛说,目前华大基因利用国际领先的基因测序技术,已经为250多万孕妇提供了无创产前筛查,避免了1.7万多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杜玉涛在2017年亲身见证了党的十九大这个历史性盛会,还成功无氧登顶了慕士塔格峰。她说,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她还将不断尝试攀登更多的高峰。

“用基因科技促进健康中国,是我的最大梦想,”杜玉涛感慨地说,“我们应该走得更快一些,其实很多早期的聋哑、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是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和早期干预避免的。”

院士钟南山:

“为国人的健康奋斗”

在活动期间,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分享了他的年见。在2017年,对他本人来说,有两个最大感受,第一是团队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第二是经过10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项对一个常见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诊、早防、早治的研究,这在国际上打开了一个新的界面。

2018年,他表示要更加关注医疗和健康,从医疗改革各个方面的政策上调动医生积极性,将和医疗人员一起落实医改,“为国人的健康奋斗”。

音乐人方锦龙:

“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

身穿红衣、满头白发的方锦龙把他的“伙伴”五弦琵琶也带上了舞台,过去的这一年,这位“伙伴”陪着他走遍了十多个国家。在聚光灯下,一把琵琶带你“走遍世界”。他拨动琴弦,演奏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乐曲,有印度、日本和欧洲的古典音乐,还有京韵大鼓、河南民歌和广东经典曲目《平湖秋月》,带着大家领略了一番“耳朵里的旅行”。

方锦龙最近意外地当了一把“网红”,他的一条表演视频在网上收获了一个多亿的点击量,对此他总结说,“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我在视频里面展示的,是拥有8800多年历史的古笛、少数民族的鼻箫,还有巧舌如簧里的簧。中国的古琴已经有三四千年了,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

他认为音乐不仅是一种消遣,还是一种教化方法,“五这个数字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写字画画是墨分五色,吃饭讲究五味俱全,还有五行太极等等。古人抚琴之前要焚项沐浴,我弹奏五弦琵琶,就是想要恢复中国礼乐之邦富而贵的传统。”

第28届梅花奖得主、世界广府人“十大杰出青年”曾小敏:

“戏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代共同进步”

曾小敏是第28届梅花奖得主、世界广府人“十大杰出青年”,也是广东粤剧院的“女当家”。

她讲述起5岁第一次接触粤剧的情景,依然满怀激动。从跟着奶奶来到乡村戏台,放学回家听到妈妈播放的《帝女花》黑胶唱片,到后来以优异成绩进入广东粤剧院,她想要分享的是,“成为大家需要有天分、勤奋、缘分和本分,也不能差了火候和积累,优秀的戏剧演员不可能一蹴而就。”

她醉心于表演,也致力于推广粤剧,开拓年轻人市场,为此她提纯剧本、压缩剧目长度、设计风格清新的舞台和行头,更改人物设定……“戏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代共同进步,树立文化自信,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珍稀宝贵,戏剧人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大胆放开来,让市场去考验一下。”

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粤剧传承发展的火炬手,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到下一代手上。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