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天天洗衣董事长卢志基:做服务行业要理解别人对你的“不理解”
日期:[2018-02-05]  版次:[A29]   版名:[财商周刊]   字体:【
更多精彩视频 请扫二维码


■新快报20周年高端经济人物访谈系列13

“在互联网时代,选择很多,如果没有差异化,民企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而想做第一,就注定要尝试。” 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尝试、突破、创新中,2013年,天天洗衣投资3个多亿,筹建可视化智能洗衣中央工厂;2017年年底,工厂正式面世,在工厂的旁边,还有一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馆。“做法大胆冒进”、“风险很大”的标签,又再一次出现在天天洗衣(广州)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卢志基的身上。

■新快报记者 梁彧/文 王飞/图

“不敢不勤奋,身上肩负着太多人的生计”

访谈当天,广州的温度低至4摄氏度,还飘着冷冷的雨,但卢志基只穿着衬衫西装,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未曾添衣:“已经习惯了,只要一工作,就要穿起一身西装。”

在卢志基身上,可以看到老一辈广州人的缩影,勤奋、务实、包容性强,一如广州的城市性格。由于智能化洗衣工厂初落成,有很多细节还需要完善,卢志基亲力亲为,几乎天天都要来工厂,来回逾一百公里,途中也不会闲下来,用手机处理各种公务:“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那么勤奋,照我说,是不敢不勤奋,身上肩负着太多人的生计,还有消费者的期望,对每一件衣物都要认真对待,如履薄冰,时时刻刻不能大意、自满、自大。”

一年四季基本都是这样连轴转的状态,就连“午睡“这个词,在卢志基的字典里,也是没有的,但你很少在他眼中看到疲惫。如果不说穿,很难猜到眼前人已年近花甲,而由他和外商徐湛滔先生一起创办的天天洗衣,至今也走到了第27个年头。

彼时从事进出口贸易生意的卢志基经常往返粤港两地,其间,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广州工作的香港商人经常大包小包,把衣服从广州提回香港清洗。市场触觉敏锐的卢志基,从这大包小包的衣服中,看到了内地的洗衣业存在巨大的商机,因为洗衣是千家万户的基本需求,而且会随着消费层次和品质的提升而增多。于是,从来没有踏足过这个行业的卢志基,接下来的27年里,都专注在做好洗衣这一件事上。

1991年,天天洗衣首先出现在广州的怡乐路商圈,一开始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前面接衣服,就在后面洗。出国考察之后,卢志基发现洗衣店其实有多种方法,其中“中央工厂+收衣店”的模式,是他认为比较适合人口多、密度大的中国市场的。1997年,天天洗衣出资数千万元,在增城建起了一座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洗涤工业厂房。卢志基回忆,那时候洗衣连锁经营刚开始流行,“前店后厂”的加盟模式成为主流,因此他的行为也受到质疑:“普遍认为天天洗衣这种重资产模式风险很大,应对市场缺乏灵活性。”最终,卢志基用实际行动来打消疑虑,这家工厂一运转就是20多年。

“希望能以身作则去影响、引领行业进步”

天道酬勤但不代表一帆风顺。卢志基回忆,天天洗衣最初的八年时间里,依然无法跳出洗衣业淡季亏本的怪圈:“在华南地区,酷热的天气造就了洗衣业的淡季,那几个月基本没有客人,加上各种进口洗涤用品的费用,税费又高,几乎每个淡季都入不敷出,那时我必须不断想办法减低企业运营成本。”

当时的天天洗衣,已经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洗衣师傅,但卢志基看重人才,知道这方面不能减,那就从洗涤用品的成本入手:“1999年,我们从德国引入日化生产线,并自主研发洗涤用品,针对不同的污渍,结合广东本土水质的情况进行本地化改良。”这一举措,不但成功减低成本,还提高了洗衣质量。

近年来,洗衣行业遭遇最大的痛点,就是信任问题,天天洗衣也曾卷入舆论风波,应对纷扰,卢志基会换位思考:“做服务行业,要理解别人对你的‘不理解’,针对这些不理解的点,去推出不同的措施,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针对解决客户的信任度问题,卢志基想到了让消费者零距离监控自己衣服洗涤的全过程:“刚开始,天天洗衣想参考借鉴海尔的‘透明工厂’模式。比如在车间中安装摄像头,监控到工厂的实时生产画面,但是这样一来,消费者还是只能体验生产环境和环节,而不能追溯自己衣物具体的洗护状况。”如今,客户通过登录账号和密码,就能查看到衣服洗护的视频。

卢志基透露,接下来将以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O2O商业模式和社区服务为重点发展方向。除开洗衣服务之外,还会推出洗衣相关垂直领域产品及家居生活服务配套等领域。未来,还将在全国复制智能化洗衣中央工厂模式。

“到现在我保持着‘创业者’的心态,不敢轻易懈怠市场和消费者,以不怕失败的韧性去尝试和突破,希望能以身作则去影响、引领行业进步。如今回过头看,一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困难和挫折,更坚定了天天洗衣的理想信念。因为别人做不到的,天天洗衣做到了。”卢志基如是说。

对话

洗衣行业要主动拥抱大数据

新快报:天天洗衣的智能化洗衣中央工厂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卢志基:刚开始有筹建想法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走访了很多国家的洗衣中央工厂,发现普遍都发展得很成熟了。天天洗衣作为后发者,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当今是一个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前者发展时还没有的产物。以我们研发RFID芯片为例,把衣物的相关信息通过芯片记录到系统里,这就像是给每件送洗衣物分配一个“身份证”,并由经验丰富的洗衣专家全程实时把控,极大降低了人工操作失误,形成数据流贯穿整个洗衣环节,还能为以后的洗衣服务提供相关数据支撑,这一点就是非常大的优势。

有人流就有商机,有品牌记忆

新快报:如何让品牌在消费者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点,是不少经营者都苦恼的事情,天天洗衣能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吗?

卢志基:关于这点就不得不提到天天洗衣和广州地铁的关系。在地铁运营启动之初,广州地铁总公司就考虑到便民的行业配套,因此地铁商铺招商时重点在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提供商,比如便利店、面包店。洗衣也是千家万户的刚性需求,在地铁公司公开招标洗衣项目的时候,天天洗衣参与了竞标,最后竞得了地铁洗衣店的经营权。大多数洗衣店都设在临街商铺,但天天洗衣却覆盖在地铁站,这也是当时比较大胆和创新的行为,而且在地铁站里,一干就是18个年头,除了为市民提供洗衣服务,还有羊城通充值的便民服务,这有赖于地铁公司领导的高瞻远瞩,市民上下班乘坐地铁时,能方便地送洗或取回衣物,打造了便利的生活服务场景。天天洗衣也有赖于地铁提供的平台,让人们记住了“天天洗衣”这个品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