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八成听证代表赞成方案三 广州的士起步价或调至12元/3公里(1)
日期:[2018-02-07]  版次:[A04]   版名:[头条]   字体:【
■广州市巡游出租车运价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听证会现场。

广州召开巡游出租车运价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听证会, 最终方案15个工作日上报市政府审批

昨日上午9时,广州召开巡游出租车运价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听证会。根据广州市发改委发布的《广州市巡游出租车运价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听证方案有三套,将在现有的收费基础上大致上调6.28%、10.32%、13.63%。发言表达意见的24个听证代表中,有约八成赞成方案三,小部分代表赞成方案二,广州市价格协会的代表韩志鹏在现场提出第四种方案,建议候时费调整为48元/小时,并增设节假日服务费。

整个听证会上,听证代表们争议较多的内容集中在返空里程距离的设置、电召服务费是否应该征收等问题上。据了解,调价方案在结合各方意见之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上报市政府审批,待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最终的正式方案将在广州市发改委官网公布。

■采写:新快报记者 辛捷恺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专家代表:赞成方案三,提价有助缓解打车难

昨日的听证会上,24位听证代表中,近20位代表明确表示支持方案三的调价方式,对于起步价调整至12元并无太大异议,这部分代表更多聚焦于夜间服务费及电召费的收取方式及定价,还有部分代表对返空里程的距离提出异议。除此之外,有三名代表表示支持方案二的调价方式。

来自广州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代表何江表示,方案一、二调的幅度较小,起的效果不大,所以他支持方案三。他提到,从出租车服务质量来说,现在出租车司机招聘难,企业降低招聘标准,企业不敢管,司机不怕管,服务质量下降,还存在议价拒载现象、车容车貌差、卫生状况差等情况。他希望通过提价,有助于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增加吸引力,促进服务质量提高,也有助于缓解打车难问题。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提高监管力度和创新监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何江表示,上调价格只是给出租车从业人员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才有可能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另外,电召服务费没有明确价格,他认为需要有一个政府指导价,甚至定得高一点也是可行的。

韩志鹏提出“第四方案”:应学网约车收节假日服务费

来自广州市价格协会的“专家学者”代表韩志鹏表示,三个方案都有可取之处,但都不太满意,因此他提出第四方案。起步价维持不变,续租价不变,候时费由26元调整为48元,返空费阶梯附加,20-25公里为加收30%,25公里以上加收50%。按20%征收夜间服务费,重大节假日加收全单服务费的30%。

他认为,市民最深恶痛绝的是拒载挑客议价,但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拥堵路段多,拥堵时间长,出租车走不动,司机亏本,就出现了乱象。所以他认为将候时费调上去是对的,但力度不够,应该调高点。

“在来之前,我咨询了很多的哥,他们大多不支持上调起步价,因为共享单车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短途出行问题,如果再调高起步价,和共享单车竞争不过来。”韩志鹏说,除此之外,应该增加重大节假日服务费,一些网约车到周末或节假日都以一点几倍甚至几倍的价格上调,为什么出租车就不能有重大节假日服务费呢?

他还提出,调价要抓主要矛盾,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希望主管部门给予正确的价格信号。出租车行业的各种乱象,不能说要调价就调价。调价不是万能的,关键要提高服务质量。

来自花都听证代表:支持同城同价解决区域差异

来自花都区发改局的政府部门代表张普荣表示,她赞同方案二,因为能够保证乘客和司机之间的平衡。

她介绍,以花都区为例,目前起步价的费用是6元/2公里,但由于没有实现同城同价,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或者是出租车公司,每天投诉不断。因此,她支持同城同价,实现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一体化的管理,实现跨区域经营,这样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解决跨区办事乘客“被要求”转乘的问题。

另外,她还赞同增设电召和夜间服务费,她认为方案二的提价标准相对没那么高,这种调价幅度保证了乘客和司机之间的平衡,也平衡了郊区和市区收费差异。

出租车行业代表:提高起步价有助减少拒载

来自出租车行业的代表徐石波表示,出租车司机多年来收入没有增加, 压力增加不少,干出租车行业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出租车司机有常人感受不到的辛苦和劳动强度。综合三个方案,他认为第三个比较有利,但他提到,起步价从10元/2.5公里调整为12元/3公里,费用提高了,距离也远了,实际没有变化,没有增加乘客出行费用,不过他也表示这个调整会让更多司机愿意接短途旅客,降低拒载率。

方案三返空费起收标准从35公里降低为15公里且按阶梯收费,有代表提出15公里开始收返空费距离有点短。但他认为,实际上他一个月都没有10个乘客是超过35公里的,20多公里的客人都是少数,只有从天河到白云机场这样的长距离才会出现返空费。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