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迈向全球城市,广州当持续提升包容度与竞争力
日期:[2018-02-26]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周山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开始公示。根据该规划草案,到2035年,广州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轨道网络达2000公里,为现在的5倍。同时,草案表示,将有序疏解旧城区人口,引导人口向城市外围集聚,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覆盖范围。

从最早期定位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再到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城市定位逐渐提升。本次规划草案中,广州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全球城市的说法,再一次提升了广州的未来定位;而宜居的着眼点,再一次强调了公众和官方之间的愿景共识,但这也注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同时,主城区的刷新也值得重视。这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主城区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这意味着以往单纯把番禺等郊区作为“睡城”的思维开始得到转变。因为主城区的扩张,突破了原有界限,边缘地带也将被重新加以通盘考虑,引入和主城区地位要求相吻合的基础建设。这将有利于人口及商业资源更加均衡分散,减少中心区过度拥挤的压力。

本次规划上的亮点可以说是双轮驱动,它不但突出了主城区的地位,也将南沙列为了唯一的副中心。这意味着,虽然南沙距离主城区相对遥远,但是它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相对独立,发展出适合这个区域需要的模式。比如优先完善人居配套,从更有前瞻性、人文性、科学性的角度进行大面积的重新规划,吸取中心区发展的教训,避免老城区的各种积弊。

当然, 城市规划有2000万人口的控制规模,但流动性人口的增长永远是无法预测的。广州将会长期处于外来人口流入的状况,这就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质化和均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和文化体育等软硬件水平,目前即使在主城区也是很不平衡,它势必带来人口及交通流量的单向度集中,这都是广州面临的挑战。

此外,规划提到了2020年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递减,这意味着广州土地将逐步进入相对紧张的阶段。广州土地价值与价格都将逐步提升,对于草根阶层来说,压力会不断增加。出于降低成本考虑,许多人今后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距离因此可能会更加远,那么公交和地铁的功能将变得更加紧要。

此外,我们也应该重视广州作为一座千年古城的走向问题。规划让广州更加具有活力,更加有开放性,但原有的历史积淀和面目也将可能变得有点模糊。要对外强化广州的历史城市形象,使其能媲美世界各大历史古城,或许就得在文化留存方面继续夯实基础。不但要避免老城区的空心化和低水准,还要让城市美好的历史因子传承下去,不至于断裂,这都是需要有关部门好好兼顾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