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时令须多颂
日期:[2018-03-04]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北宋)

■“红莲初生绿水”的夏日《四季赏玩图》卷

■董其昌 秋林晚翠图

■巨然 雪图

顾问团队(排名不分先后)

潘 鹤 吕伯涛 刘斯奋 许钦松 陈永锵 单小英

卢延光 楼 钢 黎 明 方 土 雷 敏 许鸿飞

也许走到大街上,问路人对传统节日的印象是什么,能说出个具体的人恐怕少而又少。

不少朋友称,随着年纪越大,年味距离我们越远,作为我们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的味道,似乎也随着记忆溜走,更何况其他相对较小的节气。

但随意翻翻历史书,却能让我们通过绘画了解到古代节日的浓郁气氛。不管春节,还是元宵,不管是生气盎然的春季,还是炎炎夏日,又或者瑟瑟西风的秋天,甚至大雪纷飞的冬天。

时令总能引起古人的笔墨兴趣,但现在,不但节日气氛逐渐变样,就连对季节关注的画家,似乎也凤毛麟角。

为何现在的画家不喜欢创作反映季节或者节日的作品?

未来的人,还能通过画作了解到今天的节日气氛吗?希望当代的画家能多点关注时令节气的变化,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我们同样希望有反映这个时代不同季节气色的艺术品存世。(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梁志钦 曾贵真

投稿邮箱:xkbsczk@163.com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新快报收藏周刊 编辑部电话:020-85180961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