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宋画多描绘民间盛况 明清主要反映宫廷生活
日期:[2018-03-04]  版次:[A14]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宋徽宗 瑞鹤图

■朱见深 岁朝佳兆图轴

■元 张渥 九歌·东皇太一图

■郎世宁 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 正月观灯

■元 佚名 燃灯佛授记释迦文图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正月十五过元宵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敦煌研究院曾披露了敦煌古老的文献和壁画中现留存的一批中国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元宵节燃灯活动的古老记载,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传统元宵节庆画面。这是目前发现年代较早,以元宵佳节作为创作题材的作品。此后,不同朝代几乎都有此类题材相应的佳作,现存作品宋代主要描绘民间盛况居多,而明清均有反映宫廷生活的元宵题材作品。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敦煌壁画已有关于元宵节的记载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据资料显示,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命令于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并发展到全国各地。

但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资料称,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唐代赏灯活动极其兴盛,唐代诗人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描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赋诗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文人运用诗词赞颂元宵节的情况并不少,事实上,画家以元宵节为题材的情况历代同样发现不少。

敦煌研究院曾披露了敦煌古老的文献和壁画中现留存的一批中国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元宵节燃灯活动的古老记载,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传统元宵节庆画面。

作为“御制御画并书”之一的《瑞鹤图》是宋徽宗此类题材存世绝少的一幅。因为,这幅作品,正是元宵节当晚宋徽宗即兴所作。

在南宋李嵩《观灯图》中,画家绘出了元宵节期间的花灯:两名童子一提兔儿灯,一提瓜形灯,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南宋朱玉所作的《灯戏图》则是直接描绘当时临安城中一支元宵社火舞队在杭州进行元宵庙会活动的场景。这幅图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篇》,这意味着直到清代,这幅图还是皇家珍藏。

《宪宗元宵行乐图》描绘生动完整

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的《宪宗元宵行乐图》将明宪宗在皇宫里庆赏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画面中,从早到晚的各种节目均有明宪宗在场。台下各种杂技表演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用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还有货郎推着车卖各种玩具、零食、吉祥灯,吸引了一群孩童手举铜钱不断前来购买,热闹非常。《宪宗元宵行乐图》是历代少有的一幅完整描绘皇宫中元宵节热闹场景的作品。

《上元灯彩图》反映出明朝审美情趣

与这幅描绘宫廷生活不同的是,《上元灯彩图》是明朝民间画家之作,主要描绘的是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区在元宵节期间的街市景致与商贸集市盛况。通过《上元灯彩图》,我们可以看到街道人群商贩熙来攘往、热闹非凡。街面上鳞次栉比到处可见经营字画、书籍、器皿等的古玩摊铺,货物琳琅满目。人们逛街赏花灯、看热闹的同时,纷纷走进店铺欣赏字画,或在摊位上把玩瓷器、赏玩花鸟鱼虫等。这都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明朝人们的审美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近年来曾在海内外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600万元的高价。但是在以前此画并无作者款印。到了1991年,我国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在对其进行仔细鉴别后确认画作为明代中期画师所作上元灯彩图,因画作描绘的是当年南京元宵节繁盛景况,因此,徐邦达在画卷引首欣然题笔“上元灯彩”四字。

庆祝元宵节时间最长的是明朝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朝已为三天,宋朝庆祝元宵节的时间只有五天,据了解,庆祝元宵节的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明朝,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八才结束,整整10天,而在到了清朝则是三天。

清代一位画家在《升平乐事图》(共十二开)中描绘了宫廷仕女、孩童闹元宵的场景。第十开《鹿灯》记录了童子骑著红白竹马道具,手执叉戟与弓箭,前方孩童手举鹰灯,后有狗形车灯,另一童子牵著兔鹿车灯跟随,玩著骑射出猎游戏,一片欢乐。《乾隆帝元宵行乐图》则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正安详地目视着皇族子弟们庆贺元宵节。

名词解释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于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