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普及急救知识,不妨从校园抓起
日期:[2018-03-09]  版次:[A11]   版名:[评论]   字体:【

■祝建波

近些年来,因突发疾病、意外事件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导致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建议,将“急救”知识培训列入中学、大学必修课程。其表示,提升急救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与其他公共安全应对能力一样,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越早效果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救人是医生的事情,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及时向急救中心求救。但专家指出,对于一些突发疾病,黄金抢救时间是意外发生后的4分钟内。因此一旦发生意外,第一目击者是否有急救常识、急救能力,对患者能否有更多的生还机会至关重要。

要知道,现场急救同样是一门科学,涉及急救知识和实用技能,只有比较系统和全面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能有效进行现场急救。反之,即使抢救时间及时,但操作不正确的急救措施也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一定意义上,人们急救普及率也是衡量一个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每年急救知识普及人群约一千多万,应急教育普及率仅为1%,这与发达国家平均50%的普及率相差甚远。

普及率十分有限的急救教育现状,无不警示亟需补上急救这堂生命教育课。现在的问题在于,因为意识上的缺乏、理念上的滞后以及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真正能够主动参与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普通人少之又少,所以不管是面对自己还是别人的突发状况,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茫然不知所措。

就此而言,发生意外刚好遇上医务人员而被救治,当然是幸运的。不过,专业医护人员不可能总是那么巧出现在急救现场,这就需要更多普通公民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如果我们人人都是“急救员”,那必将有无数本不该逝去的生命被挽救。

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除了要加大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并完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体系,发挥好医院、红十字会普及救护知识的主体作用之外,我们的中学、大学也可以将急救知识培训作为必修课程。毕竟,“急救”培训,课堂教学的方式最为有效,掌握的知识也更多,且教育成本也较低。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