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打造“花城”名片, 让城市更具识别度
日期:[2018-03-13]  版次:[A10]   版名:[评论]   字体:【

■耀琪

三月的广州可谓处处是花的海洋。据报道,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盛开的紫荆花,加上刷爆朋友圈的黄花风铃木,吸引了数万游客前往观赏。上月,有关部门也发布消息公布,今年广州将新增宫粉紫荆、木棉、美丽异木棉、凤凰木、黄花风铃木等10万株开花乔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赏花景点。

广州作为一座亚热带城市,天然具备了四季有花的优厚气候条件。当前,广州累计建成赏花景点100处,“人在花中行,车在花中游”的花城赏花新格局初步显现。广州可望在新一轮的建设中,跃升新的观赏层次,构筑更加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未来广州的发展愿景,也因此将被叫做“美丽宜居花城”。

最近,酝酿和讨论已久的“广州花园”确定落户在白云山南门一侧,计划今年进入实施阶段。广州花园希望能整体打造聚焦花城形象的工程。实际上,在广州每个区都有若干处著名的公园或湿地,如果重新规划,各自改造成大花园也完全有可能。但前提是一定要因地制宜,减少楼盘化、广场化、人工化的倾向。此外,市民期待推窗见花、人在花树下的生活场景,这也意味着造花工程不能只做明信片,而要深入到所有的街区中,为百姓服务。

花城要提高美誉度,光是处处种花或许只是工程思维。它必然要和浓郁的人文地理相结合,才可能塑造独一无二的品位。比如华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如果广州的高校及著名中学都能精心打造富有个性、不落俗套、符合地理和历史渊源的花景,那么花城建设将渗入更充分的文化底蕴。通过岁月沉淀和口碑积累,类似“武汉大学樱花”成为武汉的标志性景点,是可以期待的。

当然,广州湿热特性决定了广种树木尤其是乡土树种,才可能起到良好的绿化、遮阴、降噪和吸尘的效果。在骄阳似火的广州行走,最有用的是大树而不是鲜花。但并非所有大树都是取悦镜头的花树,不能因为打造花城的需要,忽略了树木对城市潜在的贡献。如果过度集中在视觉美观的树种上,还可能造成物种过分单一,不利于生态的多样性。

相比树木的维护,种植和保养花卉的成本其实很高的。为了保持马路四季处于繁花似锦的状态,可能需要频繁移植和更换品种。为了审美需求,还要不断升级为相对新奇的品种,满足人们的喜新心理。这一切都是长期而巨大的财政支出,需要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审慎决策。

广州新一轮打造花城的战略,还应该立足于生态的进步和完善这个基本点。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在空气净化、城市绿化、环境人文化持续升级,比如治理河涌、消灭死角,打造好人居的基本面。以此为基础,城市的锦上添花才能显得更加和谐自然。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