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诺千金 三代人坚守一座烈士陵园
日期:[2018-04-06]  版次:[A11]   版名:[中国]   字体:【

据新华社电 5日早上6点,66岁的欧福建一手拎着红色塑料小桶、一手拎着扫帚,开始清扫父亲欧兴田生前花了半生心血建成的陵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

占地22亩的陵园,欧福建“扫一圈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2016年去世的父亲欧兴田,在欧福建的心里,是“一个坚持把骨灰撒在陵园也不立碑的人”。

欧兴田1925年出生于安徽省固镇县清凉村,14岁时,他和另外8名同学一起,成立了突击敢死队,他们约定:如果在战斗中伤残了,大家相互照顾;如果在战斗中牺牲了,由活着的人收尸,安葬并守墓。为了方便寻找尸骨,他们在手臂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最后,其中7人战死疆场。

抗战胜利后,在这片土地上共有2400多名新四军战士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欧兴田所在部队在清凉村修建了“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后来由于战争被毁。新中国成立后,欧兴田在外地工作,但每次看到手臂上的名字,总会想起当年的誓言。于是,欧兴田在离休后回到他战斗过的地方,开始筹建这所陵园。

在欧福建的记忆中,离休后的父亲揣着政府开的介绍信,到全国各地寻访英烈后人,寻找烈士遗骨。目前,该陵园有20多座烈士墓整齐排列,均已立碑供后人凭吊。

欧兴田去世前,对后人立下了规矩:不立碑、不收礼金、把骨灰撒到陵园里。

“爷爷说,这个陵园里都是在抗战时牺牲的烈士,他享受了和平年代,没有资格葬在陵园里,能把骨灰撒在这里就已经是沾了烈士们的光。”32岁的欧阳回忆起爷爷的嘱托,眼泛泪光。

其实欧阳心里明白,爷爷去世前一直希望后人能接手这个陵园。“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直到爷爷走后我在整理资料时,才慢慢了解了过去和爷爷的想法。”

现在,欧阳已经和父亲欧福建一起住到了陵园里,欧福建负责打扫陵园,欧阳负责给前来祭奠的人们讲解。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