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西画能发展国画吗?
日期:[2018-04-15]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徐悲鸿自画像 徐悲鸿纪念馆藏

■蒋兆和(资料图)

■徐悲鸿 醒狮 1939年 中央美院官网供图

■蒋兆和 一篮春色

徐悲鸿与蒋兆和第一次见面时,徐悲鸿毫不忌讳地说:“我学西画就是为了发展国画。”这句话不但让蒋兆和思维全开,更为以后足足影响中国美术院校教学的“徐蒋体系”埋下了伏笔。

到底学西画,如何能发展国画?

岭南画派在这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而徐悲鸿则直接贯穿到了学院教育中。“入学考试,只考素描,而且是石膏。”91岁的著名艺术家潘绍棠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回忆当年徐悲鸿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时的招生情况说。

素描、石膏训练构成了徐悲鸿乃至“徐蒋体系”中的关键词,通过写实素描的严谨造型给纯粹谈论笔墨变化的文人画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观察世界的方法,是“徐蒋体系”中较为核心的观念之一。

已故艺术批评家马鸿增也认为,这样的体系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必须在素描中吸取某些为国画专业所容的现代科学的因素,使之与国画水墨技法相沟通。

在这方面,蒋兆和更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国画以白描为基础”,用线去勾勒具体物象的结构,即“骨法用笔”。

如果我们回首20世纪之初中国人物画坛那种整体上的纤弱、病态,那种对现实生活的冷漠和表现上的无力,再看看后半个世纪所出现的种种新气象、新格局,所产生的一批批有作为的人物画家,那么,我们不能不承认徐悲鸿、蒋兆和的开创之功和推广之力。

作为“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的策展人红梅则认为:“我们应该要看到徐悲鸿在改良中国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他探索之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至于好和坏应该由历史定夺。”

近些年,“徐蒋体系”对素描的强调曾引发出诸多异议。甚至认为引进写实,推广素描,提倡写生就是对中国笔墨传统的伤害。

但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则持十分肯定的态度:“在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中,‘徐蒋体系’贡献很大”。

其实,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兼容并蓄的百年潮流中,把西画元素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中,确实给我们添加了更为丰富的艺术面貌。

(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梁志钦 曾贵真

红梅:

徐悲鸿为中国画改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梁江:

在中国画转型中,“徐蒋体系”贡献很大

潘绍棠:

直到现在我还在画徐悲鸿的马

14-17

顾问团队(排名不分先后)

潘 鹤 吕伯涛 刘斯奋 许钦松 陈永锵 单小英

卢延光 楼 钢 黎 明 方 土 雷 敏 许鸿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