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部分教育机构过度营销行为要制止
日期:[2018-04-20]  版次:[A07]   版名:[城事]   字体:【
■制图:廖木兴

广州重拳出击治理校外培训市场引业界行动,教育界人士建言:

■新快报记者 黄婷 李佳文

4月16日上午,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称要在全市范围开展校外培训相关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并明确摸底“四大方向”。4月18日下午,广州市区多部门联动执法突击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并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系列大动作可见教育部门动真格治理校外培训市场的决心,学校、培训机构亦在行动。昨日新快报继续聚焦该话题,走访市场、对话家长,并邀校长人大代表等一同探讨,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回访

有培训中心正寻找新场地

昨日下午3时,新快报记者来到前日被教育局专项治理小组查出有照无证、面积不够300平方米的某脑力儿童潜能开发中心,该中心前台两位老师告诉记者,已经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停业。据悉,此前这里每天都会开设培训课程,昨日记者先后两次到访该中心,未发现有学生身影。

该机构负责人魏先生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由于是突发检查、立即停业,4月18日晚,所有职员连夜加班至12时,拟定通知,联系家长,并开始着手寻找场地。截至昨日下午,已经通知所有学生家长,一方面表达机构整改办证及打算寻找新场地想法,一方面与家长沟通是愿意等候新场地复学还是需要退费。

魏先生透露,了解到生源里很多都习惯了现有场地,希望新的培训场地能在附近,他们也重点在附近寻找。“已经找到了一个符合教育部门要求的场地,3楼以下,超过300平方米,消防过关,我们落实后将马上复课。”但魏先生也透露,新场地离旧场地有3公里,一些家长可能一下子不太接受。而且,新场地的价格也比原来偏高,每平方米的单价贵了两到三成,所以他们的压力也增加了。

对于此次突击检查,魏先生表态会积极配合整改,保证学生权益,但他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在作出类似转场要求时,能否给予机构一定的弹性整改时间,例如一个月,让学生不至于突然中断培训。

知名培训机构开展自纠自查

新快报记者又来到水荫路另外一家校外辅导机构——朗硕教育。当天下午3时40分开始,陆续有小学生到机构,半个小时内,到达的小学生约有10人。

记者获悉,4月18日,该机构被教育局专项治理小组查出有营业执照但没有办学许可证、在夹楼设置教室导致消防不过关及面积不达标等多个问题。专项治理小组在当天表示,该机构要从当天开始停止面向中小学生的业务,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或另找符合要求的地方办学后才可向相关部门申请恢复营业。

对此,该机构负责人孙女士表示,已经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全面暂停培训业务,目前仅保留“课后托管”。

在昨日的走访中,新快报记者发现,此次教育部门动真格,市内一些知名机构也同步行动,自查自纠。比如,广州学而思暂时叫停原计划四月进行的学科综合能力诊断活动,学而思表示不排除通过其他方式给学员一些学习建议。此外,还有卓越、明师等一批机构在内,针对办学场地等多方面,开启内部检查,涉及场地不达标等情况或计划迁址换新地。

学校

开展问卷调查 摸查学生上培训班情况

“前天晚上八点,我们收到老师的信息,让家长扫描二维码登记孩子在校外参加补习的情况。”昨日,孩子在天河区某小学上学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他看到了教育部门要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新闻,因此对于学校的摸底调查并不意外。

黄先生的小孩今年上三年级,报了英语及数学补习,分别在周二、周五晚上。他透露,相比班上其他学生,孩子还算轻松。通过黄先生分享的二维码,记者看到这份调查表中,除了学科类培训情况及机构名称外,还有学生上课的门数、时间、花费等。

黄先生透露,家长群内家长也会交流,比如孩子上哪些培训课和兴趣班,“我估摸90%以上的孩子都报了班。”针对此次突击检查,黄先生表示支持,但表示目前不会中断孩子上培训班,但也不会再给孩子增加额外负担。

在天河区另一所公办小学,学校也进行了全校范围内摸查,相关负责人透露,调查结果与事先预估大致相同,全校约40%的学生参加补习,但令人意外的是,学生补习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情况,即高年级、低年级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情况更多,“高年级面临升学可以理解,低年级比例高是不是表示现在的家长对教育更焦虑?具体原因还要去了解和分析。”

探讨

校长被营销,“你女儿的很多同学在我们这里培训”

如何从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中寻找突破口减轻学生负担?教育界人士有话说。

观点 1

建立督导评估机制监管课外机构

昨日,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校长白云龙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表示,应该建立督导、评估机制监管课外机构办学行为,从制度上制约机构违规行为。

“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是对校内课程的一种补充。”白云龙认为,学校教育从群体出发,而学生的需求有差异,因此对部分学生而言,课外培训成为满足需求的一种途径,“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课外培训机构,应从引导行业自律、规范管理的角度,理顺关系,进行监管。”

他表示,可以引用对学校考核、管理方式,对机构进行督导和评估,规范办学行为,“督导评估还可以涉及教学内容、招生宣传等多方面,通过市场净化让家长理性选择课外培训。”

观点 2

过度营销、制造焦虑的市场行为应被制止

昨日接受新快报采访时,广州某小学校长向记者分享了两个亲身案例,均与校外培训机构有关。

其一,在孩子小升初时,出于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的想法,他带孩子报名了一场名为“小英赛”的比赛,但到了比赛地点才得知并非如此,此次比赛实际是由某学校与机构联合组织的一场考试,事后他带着女儿放弃参赛。其二,近期女儿所在学校将进行中段考,他接到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的精准电话,问其是否要给女儿报班补习,在得到明确拒绝后,对方表示女儿所在学校很多人都在该机构补习。

由于这两件事,该校长直言,此类过度营销、与升学挂钩的行为应该重点整治,“这其实是机构抓住了家长心态,推波助澜制造焦虑。”他赞同从完善监督角度出发,对课外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制止机构过度营销、制造焦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