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农村休闲生活在宋代就是重要绘画题材 清代后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日期:[2018-04-22]  版次:[A14]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刘松年(款)《幽风七月图卷》局部

■清代王素《村居纳凉图》卷 纸本设色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农民为主角的主旋律题材,最重要的是《幽风图》。农村休闲生活早在宋代就已经是个重要的题材,在明清苏州特殊的城市文化中更得到了延续和转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黄小峰研究称,“和宋代以来的‘村田乐’类似,描绘乡村夏季休闲娱乐生活的绘画也不是为农民所画,所满足的是城市中的富商、文人的趣味。这个题材在清代后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光膀子手拿蒲扇的农夫形象

应该视之为一种特殊的创新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农民为主角的主旋律题材,最重要的是《幽风图》。现存有三幅年代较早的《幽风七月图》长卷,一幅托名李公麟,藏于大都会美术馆,一幅托名马和之,藏于弗利尔美术馆,均是白描。第三幅托名马远,藏于克利夫兰美术馆,绢本设色。

《幽风》是《诗经·国风》的一篇,描写的是农民一年中的生活常态,是农民的理想,也是理想的农民。现藏则有一件绢本绘画《幽风七月图卷》(下称:刘松年款),纵54.5厘米,横1004.5厘米。画面采取一图一文的“连环画”形式,画的是《幽风》的第一节“七月”。画卷分作八段,把 “七月”一节的全部文字变成了图像。最后一段,画面上有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款。黄小峰在《农夫之乐:中国绘画中的乡村休闲生活》一文中推测此作品的年代不会早过晚明。

刘松年款内容全部围绕小河展开,画面中心是河边的临水凉亭,凉亭中摆着一桌二椅一长凳。桌上摆着两盘水果,按照诗意,一盘应是深青色的郁及薁,一盘应是红色的瓜。还摆着3个酒杯,显然就是春酒了。亭子里有一张椅子空着。这空着的椅子,正等待着向亭子走来的一位手拿鹅毛扇、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头。亭子里的另一位老者正扭头招呼他过来。

这是一幕水榭纳凉场景,时间是诗中所说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食瓜的盛夏。凉亭中的摆设暗示出三人的聚会是提前就确定好了的,光膀子的农夫应是东道主或是发起人,这所凉亭可能就在他家,他似乎是位村长级的人物,尊老敬老的责任就由他来完成。

黄小峰认为,画中的这一幕,可以理解为农村版的老人消夏纳凉“雅集”,只不过文士之雅在这里被农人之俗所取代。对农民的夏季休闲生活的表现,很难在宋元时期的绘画中看到。尤其是光着膀子、手拿蒲扇纳凉的农夫形象,从未在年代可靠的明代及以前的绘画中见到过,应该视之为一种特殊的创新。

北宋陈坦擅长画乡村田家景象

农村休闲生活早在宋代就已经是个重要的题材。存世宋画中,有一类表现的是乡村的生活景象,如北京故宫藏《田峻醉归图》、波士顿美术馆藏《春社醉归图》、上海博物馆藏《花坞醉归图》等,都描绘了醉醺醺的簪花老叟骑在牛背或驴背上,被人护送回村的景象。此外,北京故宫藏《踏歌图》中也有醉酒簪花、踏歌而行的老少妇孺。画中的时间都是新年伊始的春天,放在宋代,都可以被称作“村田乐”。

宋室南渡之后,南宋依然流行《村田乐图》,擅长这类画作的人很多。据庄肃《画继补遗》记载,朱光普擅长画《村田乐图》以及《农家迎妇图》,而宋理宗时一位叫作李东的画家甚至跑到御街叫卖自己所画的《村田乐》《尝醋图》之类的图画。北宋有一位宫廷画家陈坦,以擅长画乡村田家景象而独步一时,郭若虚曾见过他所画的《村落祀神图》《丰社图》等画作,也属于“村田乐”。

晚明苏州职业画家张宏在1639年秋天画了一幅《击缶图》,其实也是“村田乐”题材的延续。画面描绘了几位围坐饮酒的乡村老头,大家喝得差不多了,一个老头站起来跳舞,旁边另一个老头在击缶伴奏。妇人孩子在旁边围观。画中背景是几棵叶子落尽的枯树,时间应是在深秋以后。画中一位老头,袒露肩背,正让一儿童为其挠痒,忘乎所以,一点也不顾忌身后背着婴孩的年轻村妇。饮酒、乐舞、搔背,都是人生的乐事。

“耕织图”是南宋出现的画题

幽默滑稽的农民形象,在北宋时就成为城市文化的表现对象。以老人为中心,辅以儿童活动,正与17世纪“岁朝图”绘画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宋代以来就不断发展的乡村娱乐的“村田乐”主题,在明清苏州特殊的城市文化中得到了延续和转化。

除了《岁朝图》,“村田乐”在明清时期的另一种衍生品是《耕织图》中的“田家乐”。“耕织图”是南宋出现的画题,与《诗经·幽风·七月》的意向有密切的关系。明代的农书《便民图纂》起首两部分是“耕图”与“织图”。“耕图”的最后一幅是“田家乐”,上文下图,图画表现的是收获后的乡村酒席宴会。众人在屋里围坐一桌,有人已经喝得大醉,在门边呕吐,甚至引来狗吃呕吐物。这是一种俗到透顶的诙谐。

有研究发现,宋代以来,“村田乐”这个意义丰富的题材与春社和秋社有直接的关系。农民的休闲生活,主要就是节日中表演乐舞和酣饮大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刘松年款的《幽风七月图卷》中,对应“村田乐”的不是任何的表演,而是夏季酷暑中于水榭中袒腹纳凉。年节的醉酒、歌舞,变成了夏季的恬静的纳凉。

描绘乡村休闲生活

为满足城市富商文人的趣味

“扬州八怪”之一华嵒的《田居乐胜图》描绘的是一幕村民聚会的场景,画面中心一位光着膀子、肚子鼓鼓、手摇蒲扇、脱鞋跷脚的胖农民尤为显眼。这位农夫是一位中青年,非常胖,身量巨大,有点相扑手的意思。画法诙谐生动,胖农夫右手挥着一把破了口的蒲扇,左手拽着裤腿往上提,似乎还觉得热,想尽力把腿露得更多一点。他是画面的焦点——身量最大、最胖、最怕热,也是唯一光着上身,摇着蒲扇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是画面主题的焦点。画中只有一条长凳,他就坐在长凳中央。对面是一张长条桌,桌边一位老者坐在竹椅上,正侧身直面胖农夫。老者左手轻点桌面,右手挥舞着一柄闭拢的折扇,嘴巴张开,念念有词,面前放着一把茶壶,一个茶杯。老者正在说书,胖农夫是主要听众。

黄小峰在文中介绍,这是个水岸乡间书场,摆在临水茅屋的空地上。环境优雅,一株爬满蔓藤的大树撑起阴凉,旁边有翠竹相伴。说书人是老翁,听书人也以老头居多。胖农夫挤占的长凳的两头坐着两位老者。说书人的长条桌一头还坐着一位长须老者。

画中还有一位侏儒老者没有座位,只好拄着龙头杖站在说书人身后。此外,画面下部还有一位老者在为大家准备茶水。听众席的外围是两位妇女五位儿童,另有两位年轻后生,还有一只黑犬。这个场景,气氛十分真实。画中人都是清朝发式,额顶剃光,脑后扎辫,尤其以长须老者最明显,可看到他脑后一根细细的小辫。也有人把辫子挽起来,扎成发髻立在头顶。

这是一个早稻已收、晚稻刚种的时节,也即农历六七月间的农闲期。书场安放在几棵大树底下,大树之间用竹竿架了一个棚子,上面爬满了用花青画出的藤蔓,细看之下,棚子上垂下来一根根钩子状的长条形,这正是题诗中所说的“豆”,这便是一个豆棚。正因为如此,裱边上晚清收藏家费念慈将此画名之为“豆棚闲话”。以夏季纳凉听书作为农闲娱乐,与春社、秋社的饮酒狂欢有本质的不同。社日狂欢是在祭祀酬神的背景下进行的,而纳凉听书则是一种类似于乡村沙龙一样的娱乐,有些类似于农村的电影放映队在夏季夜晚放露天电影。黄小峰称,“和宋代以来的‘村田乐’类似,描绘乡村夏季休闲娱乐生活的绘画也不是为农民所画,所满足的是城市中的富商、文人的趣味。这个题材在清代后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听老人说书的场景

在清代多被画家青睐

从宋代以来“村田乐”绘画中的社日狂欢,到清代绘画中的纳凉听书,乡村图景和农民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华嵒给自己的画命名为 《田居乐胜图》,但是他另一幅画有豆棚的画,晚清人名之为《豆棚闲话图》。湖北省博物馆藏王素基于华嵒画作而稍加修改的《村居纳凉图》,也为说书的场景加上了一个豆棚,可以清楚地看到紫色的豆花,毋宁说也是“豆棚闲话图”。在晚清海上画派任熊的画中,豆棚甚至占据画面的中心。

豆棚是中下层百姓的盛夏避暑方式,夜晚的乡村,村民扶老携幼,扛凳带椅,在豆棚下摇扇乘凉,听老人说书的场景在清代多被画家青睐,在黄小峰看来,“豆棚闲话”不但是晚清人的共识,早在乾隆年间便是一个固定的绘画题材。作为讲述通俗故事的代名词,“豆棚闲话”对于乾隆年间扬州地区的绘画也产生了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晚清。

(本文部分内容据黄小峰《农夫之乐:中国绘画中的乡村休闲生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