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需完善法治组合拳
日期:[2018-04-25]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三言堂

■房清江

据《新快报》报道,近日发布的《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7年度)白皮书》显示,2017年,广东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超7万件,占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同比增长近50%,涉标准必要专利、网络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等纠纷呈现多发趋势。

知识产权保护诉讼案件激增,一方面源于全社会权益意识的提升,特别是民商主体对知识产权利益的重视;另一方面源于经济的蓬勃发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在经营领域竞争的权重越来越大,导致侵权“借光”的现象多发频发。

这方面司法案件数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表明司法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加大,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地方法院还专门设置了知识产权诉讼专门法院或法庭,体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也折射出知识产权前置保护尚有诸多值得完善之处,所以才有如此之多的侵权案件与利益纠葛,等着司法审判进行兜底。

这些从公布的审判案例中可窥见一斑。如某品牌恶意抢注商标仿名牌,这是商标侵权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法院认为“其利用我国商标注册制度囤积和不当使用商标的主观恶意明显,严重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不过主观恶意能够得逞,恐怕也说明注册过程中对商标侵权的把关还存在值得完善之处。因此,诸如恶意抢注商标式的侵权,恐怕更需要做的还是加密商标注册的栅栏,堵塞投机的漏洞。

在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增多的同时,知识产权维权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前不久童话大王郑渊洁历经14年赢回“皮皮鲁”商标就是典型缩影,他的胜利得益于去年1月份最高法出台有关明确文学作品角色商标在先权益的司法解释。类似还有其他不少侵权诉讼案,最终催生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将类似行为认定为“有害于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形,供司法审判实践参考。这些案例,也都说明完善商标注册管理的重要性。

所以,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司法来兜底,同时也需要完善立法,强化司法解释,从而确立更为清晰更为科学的法则与规则体系,更需要统筹行政、司法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系统的保护体系与机制,打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营商秩序。

投稿邮箱:xkbplb@163.com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