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坚守陵园二十载 丹心一片守护忠魂
日期:[2018-05-08]  版次:[A09]   版名:[世相]   字体:【

【南粤红色守护人】

“守墓人”詹晓云:

礐石风景区红澳山麓上,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浓郁翠绿,70多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尽管工作环境简陋、通讯信号极差,但半个世纪来,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守卫着烈士的英魂,詹晓云正是这群“烈士守墓人”当中的一员。从26岁开始,他默默无闻地在这里工作了20年,守护着革命烈士的英魂。

■新快报讯 记者董芳 通讯员纪金娜 报道

守墓20载长伴忠魂

清明节过后,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上午8点多,詹晓云和往常一样,按时来到山上,他手执扫帚清理着广场前的落叶杂草,沙沙沙的扫地声打破了陵园的静谧。

占地150余亩的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于1959年动工兴建,1961完成首期工程。当年建成的建筑物有墓包、纪念广场和休息室。2015年11月,市民政局对墓包前纪念广场地埕重新修缮,建成后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可容纳1200人进行祭奠活动。

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建成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守墓人”始终值守在这里,詹晓云是目前资历最老的“守墓人”,他已经在此度过了20个年头。

詹晓云说:“刚刚来到时很意外,居然是个隐藏于深山老林中的单位。”而且当时只有快退休的老林和47岁的老洪两位同事。就这样,他与两名同事在这个偏僻、简陋的地方,日复一日打扫卫生、捡柴烧火、挑水做饭,过着与城里人截然不同的生活。

当时每天早上7时,詹晓云就要从家里骑单车到广场轮渡码头,搭乘渡轮到礐石,将单车寄放于山底的龙泉洞旁,还得再爬约两千级阶梯,才能赶在9点半前抵达烈士陵园,开始一天的工作。“现在革命烈士陵园所处的风景区修了路,方便多了。不像以前,到陵园只有一条泥路,下了雨走路上来的时间更长。”

当时的确有很多人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他怎么愿意到这偏远、孤寂的墓园来工作?詹晓云说:“这里埋葬的都是为国家解放和建设事业付出生命的烈士,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虽然是墓园,却是正气集结的地方,并不可怕。社会分工不同,总要有人来做这份工作,我就来了。”

孤独的守墓者郑会俊

守墓,是一件非常清苦的工作,需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刚来到革命烈士陵园工作时,同事老林和老洪会不时跟詹晓云讲述前辈郑会俊的守墓故事。而“老黄牛”郑会俊的守墓故事一直感动着詹晓云,激励他做好守墓工作。

“那才是真正孤独的守墓者。”詹晓云称,郑会俊是汕头革命烈士陵园第一位“守墓人”,曾在陵园工作了38年。革命烈士陵园初建时还没休息室,而且恰逢国家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防止有人破坏陵园,郑会俊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候在陵园里,甚至将自己的床铺都临时安在了墓包中,和一个个骨灰盒共眠。“在烈士陵园工作的38年,他有三分之一的晚上是在陵园里值班过夜。”詹晓云说,墓包内相对阴冷潮湿,原本身体十分硬朗的郑会俊,最终因长期在陵园内工作生活,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因常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年幼孩子,有次出门上班无奈将孩子反锁在屋内,孩子透过锁住的门缝探出头看外面动静,缩头回来时不慎脖子被卡在门缝,最终去世。“老郑为这份工作牺牲太多了。”尽管郑会俊已去世,但詹晓云每每提及“老黄牛”前辈,都对他守墓的执著精神充满敬意。

做好革命历史的守护者

20年如一日,詹晓云怀着对英烈的崇敬之情,坚持了下来。每天一大早,烈士纪念广场、墓包、烈士事迹展厅,再到李梨英、曾应之等零散烈士墓,詹晓云都要一一走过。他一遍遍清理烈士墓旁的杂草,一次次修剪广场周边的绿化树枝,还经常查阅资料或者通过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了解烈士事迹,并与同事们完善烈士资料。

近年来,随着陵园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2014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汕头党政军和社会各界公祭烈士活动都在此举行,原本清寂的烈士陵园也逐渐变得忙碌起来。每次举行祭扫活动,詹晓云有机会都会向祭扫者讲述各个时期众多烈士们英勇抗战的故事,让他们更真切感受烈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