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收藏的基础是美术史和美术理论
日期:[2018-05-13]  版次:[A1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论坛现场。

■五代 卫贤 高士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首届华人收藏大咖互动论坛广州开幕,收藏家朱绍良:

日前,“首届华人收藏大咖互动论坛”暨“收藏私享会”上线发布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收藏界多位著名的收藏大咖为艺术文化发声,展开主题演讲。古代书画鉴藏家朱绍良在会后接受了收藏周刊独家专访,他认为,只有把美术史、美术理论以及技术鉴定三方面都烂熟于心才能在市场上做到游刃有余,他说,“不进行系统的学习,不可能梳理出自己的收藏脉络。”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六位收藏大咖广州讲“收藏与文化自信”

当日论坛邀请了古代书画鉴藏家朱绍良,瓷器鉴藏家翟健民、古董家具鉴藏家蒋念慈,佛教艺术品鉴藏家一西平措,羲之堂创始人陈筱君,清玩雅集成员何国庆等6位全球华人知名的收藏大咖。他们同时以“收藏与文化自信”为主题,从各自擅长的收藏领域出发,就构建中国文化自信新潮流,展开主题演讲。

当日,收藏知识分享新媒体“收藏私享会”正式上线。据介绍,“收藏私享会”作为此次首届华人收藏大咖互动论坛的发起单位,是国内少有的收藏知识分享新媒体,其创始人,电视台主持人、制片人、国家注册拍卖师曾雯表示,“收藏私享会”致力于邀请各领域的收藏大咖,来分享收藏知识,私家秘笈和收藏人生。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拨开迷雾、少走弯路。目前,“收藏私享会”除了得到当日出席的六位大藏家支持外,还有龙美术馆创始人、著名收藏家刘益谦,著名主持人、演员、收藏家王刚等收藏大咖的鼎力推荐。

据曾雯介绍,她第一次接触收藏是2007年,当时主持一档收藏类的节目《今日鉴赏》。从接触到喜爱,这十多年的工作经历,采访了不少国内各个领域的收藏家,也走访了许多普通的收藏爱好者。

2012年时,曾雯接手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电视板块《咪走宝》,其间看到:一位大伯,省吃俭用,连牙膏都不舍得买,多年积攒变成家里摆满的“收藏品”,其中还有几件“鬼谷子下山”的青花瓷器,他只是凭着一些书籍图片的感觉,样子对上了就认为它是真的!值得一提的是,《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曾于2005年,伦敦佳士得以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的价格成交。如此天价的藏品,普通民众能碰到几件,这种可能性应该为零。

曾雯还介绍,走进家财万贯的富豪的收藏室,都会听到专家老师们的一声叹息,东西要么不对,要么就是很粗不值,明显就是上当受骗了。

2013年,曾雯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栏目《大藏家》,每期都会讲述一位收藏家寻宝、藏宝的故事,这其中有他们人生的奋斗史,也有他们收藏的酸甜苦辣。目前,栏目组已经走访了全国各大收藏重镇及港澳台地区,采访了超过150名收藏家。因此,“收藏私享会”应运而生。

对话

古代书画鉴定最重要的是先断代

收藏周刊:您是如何逐步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的?

朱绍良:任何人都会走弯路,我刚开始进入收藏领域的时候,由于受早年经商心态的影响,总是快进快出,使得很多好的作品悄悄溜走。由于当时完全靠朋友长眼,靠朋友买卖。使得自己像瞎子一样,有点盲从,但也由于我早年学医,思维相对严谨,慢慢我意识到,那种状态要变,我要走自己的路。于是,一开始先是走访鉴定大师,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建议我,首先要了解美术史,这是基础。另外,还要掌握美术理论,包括笔法、皴法、描法以及书法特点,还有不同画家之间的风格差异也要了解。

第三步,技术上的鉴定,只有把这三方面都烂熟于心,才能在市场上做到游刃有余,否则永远都会是“耳食者”,用耳朵买东西。

收藏周刊:技术鉴定是指哪些?

朱绍良:这是非常专业的环节。首先是笔、墨、纸、砚的鉴定,还有装裱、钤印的鉴定。

收藏周刊:每一幅画都有很多细节,您通常是如何找到相关的资料?

朱绍良:看到一幅古代书画的时候,首先是断代,时代的风格是不可磨灭的。宋代与元代不同,元代跟明代也不同。第二步,如果有款,相对容易一些。但大多数可能是没款的,这时候就考验我们对相应朝代的书画家的熟识程度了,还有钤印的分析以及收藏印的研究。对画上的收藏印要了如指掌。如果拿到了作品再去查,那是“补课式”的鉴定,不可取。另外,更值得强调的是,对鉴定任何一幅书画作品的结论,都不能用口号式的结论,例如“开门假”“开门真”的说法不行,要具体说出来,真在哪,假在哪,需要像写论文一样列举出来。

收藏周刊:您刚刚说要了解美术史,您有什么书可以推荐吗?

朱绍良: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例如徐邦达的《古书画伪讹考辨》就是技术鉴定很好的参考书籍,像杨仁恺等大家的书都可以多读。美术理论则更多了,有关水墨画法、人物画法的书籍有很多。

收藏周刊:您会怎么指导学生进行书画收藏?

朱绍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买谁的作品。我也不会带学生到市场上看作品,我只会教他们如何看画的方法。

收藏周刊:您觉得在收藏市场中,鉴定家的鉴定证书有用吗?

朱绍良:没有用,要经过市场检验。不管谁的意见,都要看市场。再说,怎么鉴定这个“专家”还是个问题,如果“专家”本身都有待验证,那经过他鉴定出来的作品,就更值得推敲了。

收藏周刊:有人说目前市场鱼龙混杂原因是再也没有了像徐邦达等权威鉴定大家的存在?

朱绍良:不是这个原因。哪怕再权威的专家,从鉴定的角度,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现场

宋画院制度完善

创作达到了历史高峰

当日,朱绍良以“从《宣和画谱》和《石渠宝笈》看收藏审美”为题,深入分析了两本历史上著名的画作名录的古画细节。他表示:“如果自己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不可能可以梳理自己的收藏脉络。”

朱绍良介绍,《宣和画谱》收录的是从魏晋时期到北宋时期的231位画家的639件作品,宋徽宗不仅编撰了这本书,还编撰了《宣和书谱》和他自己的作品集《宣和睿览册》。乾隆时期编撰的则包括《石渠宝笈》以及专门针对宗教题材的图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收录的是从历代到清宫的书画,其中包含2000多年以来的一万余件作品。“《宣和画谱》和《石渠宝笈》所著录的古代书画已经成为今天博物馆、收藏家以及市场共同追捧的藏品。当然,《宣和画谱》所著录的作品目前存世的不超过10件。”

●五代卫贤《高士图》

“卷轴手卷装”宋徽宗独创

《高士图》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此图装裱形式奇特,立幅裱成手卷,卷首有北宋徽宗赵佶瘦金书标题“卫贤高士图”5字。朱绍良介绍:“这是宋徽宗独创的一种装裱方式,叫卷轴手卷装,在世界存世中国古代书画中,只有两件是这种装裱的,另一件就是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到了乾隆皇帝手上,他都不敢轻易破坏,继续保持原状。”

●《江行初雪图》

《江行初雪图》是五代时期画家赵干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设色画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前题“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应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笔迹,也是唯一存世李后主的墨迹。

朱绍良介绍的时候,细致地提醒道,注意画作上有个半印,那是朱元璋成立的“典礼纪察司”专用印,这是抄家所用的印,“一半盖在画上,一半盖在账本上。”他说:“《宣和画谱》的产生反映出的是北宋画院制度十分完善,院画创作更达到了历史高峰,据记载院画的画家有260多人。《宣和画谱》是中国美术史最高峰的集大成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