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积极废人”变身“积极的人”(3)
日期:[2018-05-17]  版次:[A31]   版名:[女人帮·热辣生活]   字体:【



心理专家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立Flag不是不行,但是,一旦立了,就要把它扶稳。Flag立得再多,只有实现得多,才是一个真正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千万不要畏难而退,服于懒惰。我们要让积极的心态得以持续,让“积极废人”变成“积极的人”,别只是唉声叹气。

■新快报记者 梁彧 陈斌/文 廖木兴/图

D

积极废式健身减肥

定义:为自己定下了清晰的健身或减肥目标,列下详细的计划,甚至还为之付出了金钱,但却迟迟不做出行动,或不断寻找借口、反复推迟计划。

在积极废人浩瀚的FLAG海洋中,积极废人式健身或减肥的打击面最广。

健身早已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精神图腾,减肥更不用说,是所有人的终身事业。据说,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几个微信头像是“不瘦十斤不换头像”,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减肥,他们都在表达自己想减肥的美好愿望,然而扎心的是,他们都止步于“口头减肥”:熟练背诵各大长肉的禁忌食物,严格制定21天减肥任务……当醒悟自己无法自觉地进行任务时,就狠下心去健身房办卡,甚至省吃俭用买下了私教。

然而,健身房里使用最频繁的器械永远是全身镜,一辈子的谎言全部都说给了健身教练听。

“教练,我今天肚子疼就不去健身房了。”

“教练,我的脚崴了。”

“教练,我要去做手术,医生让我静养。”

“教练,……”

好不容易去一次健身房,最轻的铁都举不动,还担心自己练出浑身肌肉:“教练,我不想浑身肌肉变成金刚芭比,可以吗?”

拜托,肌肉不是你想长就能长的。

好不容易上了一节课,后还要用一杯全糖奶茶来奖励自己,想不长“奶茶肚”都很难。

七嘴八舌

@Flagger:肥,是要减的。肉,是要吃的。坚信减肥这件事,心诚则灵。

@康宝:健身房办卡像是往功德箱里放钱一样,许愿用。一斤没减却成为了减肥界学术泰斗,说说而已。

E

积极废式存钱

定义:每年年初计划,都写着一年要存下多少钱。但实际上,该花的钱都花了,不该花的钱也照样花了,最后没有存下一分一毫。

给自己定了年终目标,立志要存够钱清空购物车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直到看见了每个月的账单,才意识到自己是“隐形贫困人口”。本以为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年底翻出余额,发现钱包那么小,哪也去不了。最后只能安慰自己:钱只有花出去了,才是自己的。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你会发现,月入三千的时候存不到钱,月入三万的时候你还是存不到钱。因为,以前吃饭一顿只舍得花20块,后来吃个下午茶就要200块;以前出门近的走路、远的坐公交,偶尔打个车,后来出门不管多近,能开车就不想走路;以前一台手机用几年,后来一出新的就想换……以前觉得钱不够用,月光很痛苦,后来还是一样——痛苦的来源是无限增长的欲望,以及没有掌握理财的技能。

不要当守财奴,当然也不能透支消费,最好的是选择与自己经济能力相匹配的生活,还要掌握一些理财技能以合理规划自己的开销,才能把存钱这件事情真正地提上日程。

七嘴八舌

@张桐瑞:并不是存不住钱,一方面可以认为是欲望与能力不匹配;另一方面,我更认同的是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理解、经验、阅历等,还远没有达到我们现今所具备的能力,来处理我们对待金钱的看法。

@Lena:出现这类人最主要是因为没有压力吧,没有意识到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的作用。

专家分析

积极废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去正视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积极废”,其实是理性意识与内心深处潜意识之间冲突对立的结果,也就是头脑中、观念上、想法里的“积极”,但是行为上或行动力、执行力上却反其道而行之,只想不做,只筹备不实施,就是“积极废”的真实写照。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积极废”一方面理性的头脑让人用积极的思考模式去思索和探索人生,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充满了对人生的美好憧憬与计划,然而已经被日常生活中所形成习惯了的种种习气所制约的行为模式,却又在潜意识当中阻止你按照积极的思维模式去行动,仅仅在脑海中激情澎湃,然后一切就重新归于平静——陷进“行动无力”的深坑。

究其“积极废”的成因,事实上是头脑与行为的脱节,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是人生的理想模式与生命逃避模式之间的冲突,还有社会认同的人生方向与自我沉溺的行为习惯之间的差异。

简言之,是脑动力与行动力之间配比的失调和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就造成了一个人看起来似乎永远在设定人生的美好目标,却永远仅仅是停留在设定的基础上,止步不前,并且因此可能错失无数的机会,既没有能够真正地享受或感受人生,更不可能达成一些既定目标,反而可能令整个人陷入到某种痛苦与无奈并存的困境,因为当你每每在头脑中计划这个计划那个之后,你的行动上却总执行不下去的时候,你的心理落差有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加颓废。

心理学家分析说,“积极废”的根本性质,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防御模式,是当一个人拥有诸多痛苦与创伤但又无力去解脱与释放时,就容易呈现出这种防御模式,即一方面试图用积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设去对抗外界的压力——“你看我多积极、多努力,你还有什么好说?”这让人能享受到短暂的快乐,但与此同时,执行力的终结又以颓废的行为模式制止了这种积极,所谓的“快乐”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又一轮焦虑和不甘,情绪也就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如何面对和调整“积极废”?心理咨询师建议,首先是四个字“坐言起行”,从每一天自己的日常行为注重起,落实自己的行动力;其次是当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积极废”的“怪圈”之后,提醒自己尽可能从长期的目标规划,缩短为每天的行为规划,从而将“只计划不实施”的弊病逐渐调整过来;第三,是尽量不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推脱,让自己能够直面自己行动力和执行力上的不足,加强行动力和执行力方面的动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