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逾130家终止审核 A股IPO再现新变化
日期:[2018-05-22]  版次:[A20]   版名:[财经]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余世鹏报道 在持续严审态势下,因自身合规等各种原因,今年以来已有130多家企业终止IPO审核(三月单月就有78家),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这直接导致IPO排队数量大幅下降,多年的“堰塞湖”现象得以明显缓解。分析指出,严格审核会淘汰差企业,留下质优企业。虽然IPO整体数量减少,但这不会给PE股东退出带来明显阻碍。

堰塞湖现象大幅缓解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发审委今年来共审核101家公司,其中有50家通过,49.5%的通过率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4.76%。若从去年10月17日本届发审委上任算起,发审委共审核189家企业,其中有102家通过,通过率为53.97%。

严把关趋势下,IPO终止审核的数量在明显增加。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32家公司终止IPO审核,接近去年的134家。按月度来看,今年1月-5月(截至5月21日,下同)的终止审核数量分别为12家、16家、78家、17家、9家。据证监会5月18日发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显示,截至5月17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310家,其中已过会29家,未过会281家(其中有274家正常待审企业,7家中止审查企业)。这意味着,从最高峰时的约900家降至目前不到300家,IPO“堰塞湖”现象大为缓解。

“IPO审核虽严,但不会像过去那样关闸,而且趋严态势下淘汰的是不规范、注水虚胖企业,是个良币驱逐劣币过程。随着‘堰塞湖’现象缓解,好企业可更快通过审核,早日登陆资本市场。”某私募合伙人对新快报记者说。

具体来看,与今年前两月单日审核6家-9家的节奏相比,5月以来发审委日审2家-4家的节奏明显放缓。但从逐步走高的月度通过率来看,“良币驱逐劣币”情况确实存在。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发审委审核企业数量分别为49家、12家、12家、19家、14家,分别有18家、7家、7家、11家、7家通过,通过率分别为36.73%、58.33%、58.33%、57.89%、50%。

PE退出通道多元化

针对上述现象,此前有传闻称监管提升了IPO利润门槛,“创业板、中小板、主板IPO最近一年净利润至少要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对此,证监会发言人高莉在上周五指出“审核政策始终没有变化。”没通过的企业,高莉表示是在经营不合规、内控缺陷、信披瑕疵、持续盈利能力存疑等非利润方面存在问题。

比如,在5月15日顺利过会并在主板上市的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最近1年扣非净利润仅0.77亿元,小于8000万元。同一天过会的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扣非净利润也只有1500万元。但在5月上旬IPO遭否的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监会则对其提出“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存在资金体外循环情形”“是否制定相应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等问题。

有机构对相关IPO受挫公司的股东结构梳理,发现半数以上都存在PE股东,其中不乏九鼎、达晨、红杉等知名机构。随着IPO数量减少,市场担心这是否导致想通过IPO退出的PE股东投资受挫?

“投资逻辑会根据政策变化、企业所处微宏观环境进行调整,只要项目价值是增长的,退出通道也会是多元的。”上述私募合伙人表示,PE退出通道本就不止IPO一条,有些投资企业具备潜力成为上市公司,有些则可能通过被上市企业并购退出,或者后续轮融资中转让。甚至,发展不理想的企业也会通过实控人回购退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