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模仿短视频受伤,平台该不该承担责任?
日期:[2018-05-29]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冯海宁

据报道,近日,有一位陕西西安的8岁男孩因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一个“胶带粘门”的整蛊视频,遂用此来恶搞自己6岁的弟弟,造成弟弟绊倒摔伤。据了解,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看到不少用户分享高难度动作瞬间的视频,也有趁人不注意抽凳子整人或者用刀背劈红酒等可能致人受伤的视频,但均未看到标注提示。

最近发布的《2018年中国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专题报告》预测,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3.53亿人,可见目前短视频市场多么火爆。然而短视频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却存在低俗、造假、教唆等问题,其中,因模仿短视频受伤或引起纠纷的事件也在不断上演。

普通人模仿短视频,无论是引发悲剧、闹剧还是纠纷,首先说明模仿者不够理智,为了好玩或者为了利益,忽视了模仿的风险。所以毫无疑问,一旦模仿短视频受伤,模仿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模仿者是未成年人,其监护人由于没有尽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应当对未成年人受伤负责。

这其中,短视频平台是否就毫无责任?根据2016年实施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互联网直播的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

换句话说,短视频平台具有分级分类管理义务和内容审查义务。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短视频平台上线了风险提示系统,但是并未能阻止人们的模仿行为,这说明相关管理工作还不到位。而据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有高难度动作或者有危险系数的视频中,大多没有看到有关风险提示的标注。

因此,模仿短视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平台方面大概都难辞其咎。有的因为内容审查不严,没有尽到风险提示等义务;有的因为分级分类管理不到位,对未成年人缺少有效保护。几年前,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绑架烤羊”游戏,江苏两名儿童被点燃的竹叶严重烧伤,动画公司被判担责15%,成为一起典型案例。这对于短视频平台,也是一种警示。

目前,对于频发的模仿短视频受伤事件,似乎还没有看到受害者通过司法渠道进行维权,也没有看到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治理,这显然不利于短视频市场的健康发展。在短视频持续火爆的情况下,各个平台则把主要精力用在争夺市场“蛋糕”等方面,但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则用心不够。显然,在短视频异常火爆的当下,应当用一场有效治理给这个市场泼一盆冷水,以促使其回归理性,走向健康化规范化发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