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都市烧陶人(2)
日期:[2018-05-30]  版次:[A27]   版名:[FHM男人帮影像志]   字体:【
■为了让作品更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徐先生专门请来了端砚大师,在杯身上雕花刻字。

■柴烧对木柴也非常讲究,为了寻找好的木柴,小伙伴们要亲自到山里去捡柴。烧一次窑需要用掉几吨的木柴。

装窑是一件细致活,放在哪一层,什么位置,都有讲究。把一百多件作品放进窑内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开窑的时候是大家最期待也是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每一次烧窑都是一种未知,可能有遗憾,也可能有惊喜。

■徐先生说,当初想到要自己烧制柴烧杯完全是被它的古朴、自然的美征服,而且用它泡茶更加温润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小林除了烧制柴烧作品,平时也给中小学生们上陶艺课,他希望能够把这种古老的技艺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

“我们完全是从零开始的。”回想起当初第一次学习烧陶的情景,90后的小林记忆犹新。他是第一批加入到徐先生的柴烧团队的。“我在学校学的是艺术设计,没想到毕业以后能够接触到这么一门古老的技艺。既感觉新奇又充满挑战。”一开始团队只有4个人,除了徐先生都是清一色的90后。“我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一起来认识和学习这种传统的技艺,也希望他们能够把一些新鲜的创意带进来,相互融合,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

从拉坯、修坯、砍柴、烧窑等,每个团队成员都要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一个不断摸索和成长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从早到晚我们都呆在工作室内,反复练习,几天都拉不出一个理想的坯体出来,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了。”小林一边专注地拉坯,一边自信满满地说。而在一旁的小叶也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坯:“拉坯和修坯是最基础的,柴烧作品有很多不同的器型,拉制的手法也不一样的,坯体的大小,厚薄等都将直接影响后面烧制的效果。”为了区别于普通的器型,徐先生还专门请来了制作端砚的大师,在坯体上进行雕花和刻字,让它更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对于柴烧来说,最关键的无疑是烧制的过程。“火候的控制是最关键的。柴烧的魅力在于它的火痕和落灰釉,而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一般在一次烧制过程中,能够有几个满意的作品就很不错了,成功的几率非常得低。”谈起第一次用柴烧制的过程,小林深有感触。“感觉一切都是未知,心里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从装窑、生火烧制,最后到出窑都是一个短暂而漫长的过程”。

烧窑的时候火候的掌握是最难的,需要将窑内的温度控制在1000℃以上,而且不同的时间段温度的控制也有所不同。这也是柴烧最关键的技术所在,所以烧窑的几天时间里要一刻不离地守在火窑旁边,随时添柴和记录温度的变化。

因为柴烧的不确定性,每次点火之前,都要进行一个简单的拜窑神的仪式,这也是随着这种古老的烧陶技艺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习俗。摆上祭品,点上三支香,面对火窑进行叩拜,“这也是表达我们对于这种传统的技艺的敬畏和尊重吧,”徐先生微笑着说。

经过了前期的拉坯,烧制,最后的开窑无疑是最让人期待的时刻。一次窑烧下来,要花掉几吨的木柴,而这些木柴都是他们从山上一根根搬回来的,再一根根地用斧头劈成小段。其实这些都并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往往满心期待的一个作品,最后因为不可控的原因烧裂,变形,或者火痕和落灰不够理想而前功尽弃。

“刚开始的时候成功率真的很低,所以大家都很沮丧,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探索和总结,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成功率也高了许多。”小叶一边把窑门打开,一边满心期待地说。

每次开窑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围过来戴上手套,把烧制出来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拿到灯光下仔细端详。“这只茶杯烧得真不错,你看这火痕太漂亮了,还有这杯底的落灰釉,翠绿而透明。”有了一件满意的作品,大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当然,每次总会有点遗憾,“这个有点烧变形了,可能是拉坯的时候厚度的问题。”对于失败的作品小伙伴们心态似乎更加的理性,不再一味沮丧,而是不断地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这次的烧制,算是很满意了,”对于团队这两年来的努力和烧制水平的提升,徐先生感觉很是欣慰。他说:“现在我们还没有把作品推向市场,更多的是将它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还有很多的艺术家们。没想到收获了一片的赞誉,这也让我们坚定了很大的信心。我们希望将这种古老的技艺继续发扬下去,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了解柴烧,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