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这是一个异乡人对大城市的向往 也是一个人内心的迷惘和决心
日期:[2018-06-02]  版次:[A16]   版名:[文化]   字体:【



拉威尔·《G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创作于1929-1931年间, 1932年1月14日在巴黎首演。因为作曲家本人1932年出车祸脑部受伤之后到1937年去世之前其实都没有办法再作曲了,所以这部协奏曲算是拉威尔本人最后的作品了。

在广州交响乐团2017/2018音乐季第16场演出“印象巴黎”中,广州交响乐团在指挥奥科·卡姆带领下,演奏了这首广为人知的作品,钢琴独奏是法国国宝级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除这首曲子外,还演奏了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以及拉威尔的《圆舞曲》。#2018.5.12#

拉威尔是我喜欢的作曲家,几乎是一听就喜欢上了。听他的曲子,犹如翻看一篇散文诗。在他笔下,钢琴、弦乐、管乐……无一例外,每一个音符都是一个充满灵感的文字,当一个文字与另一个文字相遇,就碰撞出了无比绚烂的诗篇。

这首钢琴协奏曲,就是其中最为复杂迷人的。它讲述了一个异乡客对大城市的向往和憧憬,迷惘和决心。百度有一篇介绍文字,仿佛就是这首曲子的翻译机:

全曲在一声鞭响中开始,短笛奏出第一主题(轻松),钢琴的琶音和刮奏增添了绚丽效果,开场就是一种繁忙、谐谑、带着很浓厚的市井氛围。随后是小号等铜管的加入,更增添了气氛,喇叭声、汽笛声、吆喝声,仿佛是国际大都市早晨的景象……接着,钢琴柔和的和声将乐曲带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具有布鲁斯风格,抒情、歌唱中带着迷惘和怅然,像是一个追随梦想的人从乡村初到国际大都市,经过了一个白天的兴奋,到了晚上,独自走在街头,看着街道上灯红酒绿,而自己却倍感迷失……

第二乐章紧接第一乐章的喧嚣、亢奋,但却是极为动听、迷人的一个乐章。这种对比,放到整部作品中来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像是一种思乡曲,它所包含的感情在第一乐章已经有所展现,但在这个乐章集中抒发。像秋天的午后在林荫道下漫步,又像是一段真挚的内心独白。

第三乐章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最“不好听”的乐章,但是却不可或缺。在第二乐章的沉静、冥想之后出现这样一个乐章,一下将人拉回现实这个繁忙的、物欲横飞的、庸庸碌碌的世界,让人听着这个乐章却情不自禁地想着前两个乐章中出现过的那种种情感。

就这样,在世俗与精神之间,身在大都市的人陷入两难的选择。这是现实世界,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当我们身处其中而困惑时,或许没有什么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解决之道,可是拉威尔却提供了一个使我们通过音乐来舒缓自己情绪的途径,他用音乐所描绘的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以及那个内心彷徨迷失的自我,都是人最真实的一部分,因而才能安慰我们。

莫里斯·拉威尔

(1875.3.7—1937.12.19)

莫里斯·拉威尔出生在比利牛斯山谷靠边境的一个小城西布恩。父亲爱好音乐,想培养两个儿子成音乐家,结果只有莫里斯走上了这条道路。拉威尔像德彪西一样也否认自己是印象主义者,然而他的确不能算是印象主义者,他的曲子还存有巴洛克时代的对位意识,精密而巧妙,斯特拉文斯基就曾说“拉威尔就像一只瑞士钟表”。而由于拉威尔的局限性,他的曲子大多以神话传说、妖魔鬼怪为主题,然而他公认且自认的还是杰出的配器技巧,他的每一首钢琴曲都是以管弦乐配器的思路来创作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