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速写是艺术家最宝贵的人生经历
日期:[2018-06-03]  版次:[A1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画家在现场速写

■孙戈现场速写作品。

■廖宗怡现场速写作品。

■张春新现场速写作品。

艺术家走进黄埔记录时代发展,张春新谈速写:

5月30日,“时代·生活——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组委会组织的采风活动,继续走进黄埔区,与高新企业面对面,艺术与科技擦出了新的火花。重庆大学国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张春新表示,速写是艺术家最宝贵的人生经历,同样的,文化也是企业的灵魂。黄埔区某高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虽然从事的是医疗技术领域,但他对艺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能将企业文化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此次能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据悉,速写展于日前完成终评,评审专家在1800多位作者的1万多份作品中评选出360幅入展作品,并最终评出60幅获奖作品,作品展览及开幕式将于7月中旬在黄埔图书馆启动。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艺术家走进黄埔区是此次速写展的延伸活动之一,5月30日上午,艺术家一行走进黄埔区某高新企业,了解到现代医疗的高端技术应用于社会的现状,并在实验室进行了速写创作。

据悉,该速写作品展,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黄埔区委宣传部、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学术指导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和广州美术学院任学术支持单位。征稿期间,广东文艺轻骑走进黄埔创新创造一线采风,用艺术手段讲好黄埔科技故事。艺术回归时代生活,受到企业家、艺术家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展览将于下月在黄埔图书馆启动。

广州市美协副主席、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孙戈介绍,“时代·生活——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自四月启动全国征稿以来,共收到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美国、新加坡等1800多位作者的1万多幅速写作品,作者年龄从几岁到80多岁不等,征稿活动得到了各阶层的热烈响应。随着速写展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速写展的终评工作也落下了帷幕。广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王永,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汪晓署,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招炽挺,中国美协会员、重庆大学国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张春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广州市美协副主席、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孙戈等参与了评审。

著名画家史国良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我听说广州要继续办速写作品展,心情特别感慨。因为在美术界高调提倡画速写,好像是多年前的事。提倡画速写,要画生活熟悉的东西,不是在瞎编,而是画有感而发的东西。之所以要提倡画速写,而且要大量地画。有两种功能,一是练基本功,要画人物画,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就需要有大量的速写经验;第二,为创作收集素材,熟悉生活。”孙戈透露,史国良对速写展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对话

广州办全国速写展意义非凡

收藏周刊:您如何看广州的全国速写展?

张春新:我认为这个展览意义非凡。这是第一次面向全国的速写展,在我的印象中,广州一向敢为人先,广州有很多留名艺术史的大家,如关山月、黎雄才等等,广州有懂文化的企业,有不忘初心的艺术家,这个展览势必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影响。

收藏周刊:您编写的《速写》教程一直很受欢迎,您也一直提倡学生要多画速写,同行的画家说您最爱画速写,是这样吗?

张春新:我记得有一年去北京参加展览,马振声教授介绍我时说,别人都说速写稿等同人高,张春新的速写稿是等同几个人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爱速写的程度。平时出门,大家都调侃说,肯定只有张春新带速写本。我常常说:“牵一根线条去散步”,这说的就是速写在我的生活中,艺术创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个性,在于不同,艺术搞成共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模特,10个摄影师拍下的模特都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但是我们让十个人去速写模特,那每个人画出来的面貌都不一样,艺术之所以存在是在于后者。

收藏周刊:您如何看待速写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张春新:艺术家的第一个主观符号就是从速写中来,现在有些画家过度依赖相机,虽然摄影也是艺术,是光的艺术,但摄影技术的发展不过一两百年。我们看韩熙载夜宴图,他完全是依靠自己极强的速写功夫画出来的。因此,速写是艺术家在生活中获得的最原始,最重要的素材,速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速写在中国画中,乃至西方绘画,都应该是必修课。

收藏周刊:您一直强调“线”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具体如何理解?

张春新:中国画的造型基本元素是线,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元素是线,速写的基础训练也是以线为主要定位,它们是具有一脉文化内涵的线。由于工具的相当,使得书画同源,同时也使得速写得益其中。因此在书画的规范要求上,用线特别讲究用笔的“提按”、线的张弛关系、结构变化。因而使得中国画基础训练中的速写,必须讲究以书入法的必然要求。由此产生了既有节奏变化又具韵律生动的东方文化中特有的速写用线的审美形式。

现场特写

80岁高龄艺术家出门随身携带速写本

在此次艺术家基层采访的活动中,有一位步履轻快,耳聪目明的80岁高龄画家惹人注目,他是从艺60多年的军旅画家廖宗怡,有点泛黄的背包里常年放着速写本,即使在广州走街串巷也不忘拿出本子画。

廖老告诉记者,早上世纪50年代初,他就跟着王兰若画画,当年王兰若带学生到海边写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们常说画面的条线是否灵动,有没有生命力,就靠平时的速写锻炼。”

最让廖老记忆深刻的是在越南打仗的时候,他随身携带速写本,中途休息的时候就拿出来画,速写的功夫和习惯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磨炼出来的。“我会画画,不用画速写,那是懒人的说法。”在廖老看来,所有的大家都是速写功夫了得的,“速写是当时一瞬间的情感抒发,后期整理速写稿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不一样的亮点,又会产生创作灵感。”

他还记得,“叶浅予说过速写就是日记,他时常保持灵敏的视觉,有次在公交车上没有速写本,他就在脑海中记下人物形象,回家马上画出来,这说明艺术家在生活中必须要大量锻炼速写的能力。”在广州美院进修的时候,潘鹤曾经说过:“作家可以写日记,画家可以画日记。”

谈及即将举行的速写展,廖老认为不少年轻画家已经放下了速写本,很有必要再提速写的重要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