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严防不正当竞争与产品同质化 商车费改倒逼险企突围
日期:[2018-06-04]  版次:[A21]   版名:[财金周刊]   字体:【
■制图/廖木兴

最低折扣达3.5折,消费者仍没感觉?

自今年3月原保监会发文放大四川、福建等7地商业车险自主系数浮动范围以来,目前已有约20家险企拿到第三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下称“商车费改”)条款批文。

从目前情况来看,始于2015年的商车费改已能为消费者提供6折-3.5折优惠幅度。但因价格敏感度低和长期处于“杀熟”等销售市场中,有些消费者则认为受惠感知并不明显。

而从2017年经营成绩来看,中小财险公司在车险业务上整体陷入亏损。目前看来,少数盈利大险企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小险企则在亏损中持续挣扎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新快报记者 余世鹏

历经三年 费改已覆盖全国区域

2015年前,车险领域除了“高保低赔”(即车主按照新车价格投保车险,但出险时只能根据现车价格进行理赔)和“无责不赔”(车主出险受损但不负事故责任,保险公司则不给予损失赔偿)等霸王条款外,费率定价管制、产品同质化引发恶性竞争等现象一直是市场顽疾所在。从2015年开始,监管进行车险费率改革,逐步由之前的统一定价,向由险企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定价逐步过渡。

第一次费改始于2015年3月,以逐步试点方式进行。2016年6月,原保监会发文宣布,费改试点将推广至全国。

2017年6月,当时原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各地车险系数再度调整,这被业内称为“第二次费改”。到了今年3月,原保监会则对四川、福建等7个省份(广东省不在其中)车险系数区间进行调整,业内称为“第三次费改”的开始。截至近日,已有约20家险企拿到银保监会的第三次费改车险条款批文。

“车险费改给予险企更大自主定价权,那些遵纪守法、安全行车的消费者将由此获得费率折扣以节省保费。”某财险相关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广东目前只参与第二次费改,第三次还没开始。

费改后优惠幅度大 可达3.5折

让利消费者是商车费改的“初心”。

商业车险的保费由基准保费(与车型有关)乘以折扣系数得出。折扣系数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无赔款优待系数(NCD)、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交通违法系数。

其中,NCD大小与车辆理赔次数(背后则是车主驾驶习惯等因素)成正比,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下称“双主系数”)、交通系数(目前只有北上深和江苏需纳入该系数)由监管划定区间,险企可在其中进行自主费率选择,由此则成为费改的发力点。

以广东省二次费改为例,按照5年不出险—上一年出险10次以上划分,广东省的NCD系数区间为(0.6-2)。同时,广东省对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划分分别为(0.85-1.15)和(0.75-1.15),在不加入交通违法系数情况下,广东省车险最低折扣系数为0.6×0.85×0.75=0.38,最高为2×1.15×1.15×1.5=2.65,险企可在这区间范围内进行自主定价。

消费者实际优惠有多大?以广东白领伍先生为例,其车价值约24万元,目前已使用了7年,连续一年未出险的NCD系数为0.85,若其投保某险企的车全险(包含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等项目),则一年总保费为5500元。在二次费改前,该险企产品的自主系数为(0.85,0.85),二次费改后下调为(0.85,0.75),则前后折扣率分别为61.41%和54.19%。

按照5500元的保费来算,伍先生前后实缴保费分别为3377.55元和2980.45元,优惠额度为397.1元。

此次参与第三次费改的四川省,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均由(0.75-1.15)调整为(0.65-1.15),若险企采取(0.65,0.65)的自主系数,折扣系数可低至35.91%。以伍先生案例算,其保费只需1975.19元。

为啥没感觉?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5月29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发布的《2017年全国商业车险风险地图》显示,去年全国车险平均保费3553元,同比下降4%;同时车险单均保额为82万元,同比上涨10%。但新快报记者询问多位车主,他们均表示对此受惠“没啥感觉”。

“车险我是买了,但对费改有几百块的优惠并没太多体会。车险各家价格都差不多,一般会选择人保平安等大公司产品。”白领杨小姐对新快报记者说。

伍先生目前已有8年驾龄,他直言:“毫不夸张地说,身边90%以上的人买车险都是随大流和‘被杀熟’,除了价格敏感性低以外,就连车险具体有哪些保障内容(若非出险理赔过)都是模模糊糊说不清,也没心思去了解。”

业内人士指出,费改初衷是引导险企自主定价并开发差异化产品,但现实情况却是多数险企采取最低费率且产品高度同质。“虽然赔付率下降,但因恶性价格竞争导致费用(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上升的现象并没得以遏制,行业发展并没改善,消费者自然也不会有差异化的认知。”

数据显示,从2015年-2017年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9.4%、99.1%、98.5%,较改革前的2013年(100.8%)和2014年(100.25%)稳步下降,但综合费用率分别为39.1%、41.2%、42%。其中,为通过费用竞争抢夺市场份额,2017年上半年安邦财险、华泰财险、北部湾财险等中小险企业车险业务增速均逾40%,但综合费用率大幅攀升,最高有险企达到60%。

前景

倒逼保险公司 降低综合费用率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随着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进一步深化,扩大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保费充足度降低对综合成本率造成一定压力,将倒逼保险公司降低综合费用率。商车费改深入推进配合严监管对车险市场乱象的整治,有望解决费用高企现象。

此外,随着商车费改进一步深化,一些中小财险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在升级。

车险业务是财险公司的重要保费收入来源,各家险企披露的2017年年报来看,在58家财险公司中,仅有7家公司在车险业务上盈利。再刨除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老三家”后,中小财险在车险业务承保利润上几乎“全军覆没”。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想破除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局,中小财险公司首先要找到自身的正确定位,不要盲目追求扩张,而是应该在特色化、差异化定位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具体来看,中小保险公司也需要提升服务水平,拓展车险服务链,为客户提供更完善、更贴心、也更有特色的保险服务和汽车相关服务。而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样要求中小财险切忌盲目追求扩张,从而降低服务质量。中小财险更需要在投保、理赔等服务环节提升客户体验,创新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