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年父母老师带她们游书海 如今她们报名来当“领读者”
日期:[2018-06-11]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领读者档案 ●姓名:骆迪非 ●年龄:13岁 ●身份:广州市铁一中学初一学生

■领读者档案 ●姓名:涂昱西 ●年龄:5岁 ●身份:幼儿园中班学生

■领读者档案 ●姓名:吴毓敏 ●年龄:28岁 ●身份:互联网公司策划人员

●姓名:文娟 ●年龄:36岁 ●身份:安利(中国)有限公司高级营销主任


“未来领读者”全民阅读大赛再掀全民阅读热潮,城市海选报名火热进行中

每个人爱上阅读的原因与经历都不尽相同,有人是因为父母平日爱读书,有人是因为家中摆满书柜,还有人是因为遇上了一位好老师……不过,读书一定离不开好的阅读氛围。由新快报联手ZAKER打造的“领读中国·书香羊城”活动,正是在广州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5月28日起,该活动第三期“未来领读者”全民阅读大赛报名正式启动,十多天来收到数名阅读爱好者的领读视频。“未来领读者”应具备何种特质?又有哪些阅读故事?近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视频投票排名靠前的4位领读者,发现她们热爱阅读均是受到父母、老师的影响。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读起书来“刹不住车” 爸妈赶紧“喊停”

■领读者档案

●姓名:骆迪非

●年龄:13岁

●身份:广州市铁一中学初一学生

骆迪非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经常向她推荐书籍,她因此就爱上了读书。直至上了初一,她已经读了好几百本书,在她房间中摆了两个书柜。这位“小书痴”还嫌不够,从爸妈的书柜到各大图书馆,都成为她挖掘“宝藏”的好地方。

小时候,除了读老师推荐的读物,骆迪非也会在家里观察父母看什么书,然后到父母的书柜中“寻宝”。渐渐地,书看多了,骆迪非有了自己的“口味”,也有了自己的书柜和藏书。

“以前喜欢看有情节的故事书,后来开始对文化、历史感兴趣。”骆迪非说,刚开始读“大部头”略感吃力,但真正深读细嚼后,觉得其中蕴藏的哲理让人回味无穷。2018年寒假,她找来了《三国志》,一遍没读懂就再读一遍,直至理解。

小学时,骆迪非每天至少读书半小时,周末、节假日读书更是没了时间概念。家里藏书读完了,她在周末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上初中后学业重了,她仍尽量确保每天的读书时间。“语文老师要求每天写阅读笔记,感谢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她开玩笑称,如此一来便可“光明正大”地看书了。

“同学们推荐好玩的手机游戏,我玩一天就没了兴趣,还是觉得读书好玩。”骆迪非说,别人家的爸妈都是劝孩子“别玩手机”,她的爸妈则劝她“别看书了”。“有些书看起来会‘刹不住车’,有时候看得太晚,第二天还要上课,爸妈就会来劝我别看了赶紧睡觉”。

对于书本,骆迪非不仅“读得进”,还讲究“说得出”。此前她便参加了读书会,“要讨论、分享,其实无形中就得把书读得更深、更透”。

年龄最小“领读者” 两岁开始“泡广图”

■领读者档案

●姓名:涂昱西

●年龄:5岁

●身份:幼儿园中班学生

“西宝:儿童节,妈妈写了封信给你,虽然你才5岁,不一定能全部理解这封信,但妈妈很骄傲,你已全认识这些字了!”西西是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未来领读者”。在镜头中,她拿着此前妈妈参加新快报“六一”活动所刊登的信,字字流畅地念出,其中不乏笔画复杂的。有这样的“识字量”,要归功于她平日爱看书的习惯。

从两岁起,西西就开始背三字经和一些简单的唐诗,几乎每周末都要“泡广图”。西西妈妈告诉新快报记者,她采取“放养式”,让女儿随意读。“我喜欢读故事书。”西西用稚嫩的声音告诉记者,看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奶奶或老师。

4岁时,西西回老家由奶奶带着。“什么都拿来看,书呀、报纸呀,每天都看。”一提起孙女看书,西西奶奶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我有时候看书,她就过来跟我一起看,我读一段,她读一段。”奶奶说,西西才回老家没多久,就得给她在床头安个小书橱,里面放着她爱看的书。每晚西西一进房间,就会在小书橱里找本书,坐在床上静静读。有时候奶奶都困了,西西还在看书。

前不久,西西妈妈给女儿买了不少旅游类绘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让她看这些旅游绘本,看中哪个地方,就自己做攻略,然后我们就出发。”西西妈妈透露,目前西西已经看中了武汉,接下来准备实践她的“看书成果”。

小时爱看“老老的书” 如今常读电子书

■领读者档案

●姓名:吴毓敏

●年龄:28岁

●身份:互联网公司策划人员

从家到公司的40分钟车程、独自一人在家时、工作上遇到挫折焦虑爆发一刻,吴毓敏都选择读书。她说,阅读就是情绪的“避难所”,能在一字一句中进行自我调节。

吴毓敏出身“书香世家”,爸爸和叔叔都是语文老师,看书对她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小时候最喜欢看‘老老的书’。”她告诉新快报记者,在父亲的书柜里,有不少几毛钱、几块钱一本的经典,有的如今已是绝版。“看爸爸书柜里的书是十分有趣的事情,这是了解他的一种途径”。

除了家里人,吴毓敏身边的朋友也是一群“书虫”,平时大家在微信群内经常互相推荐最近看的好书,分享自己写的书评,交流读后感。

在这种环境下,吴毓敏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即使是上班日,她也将碎片时间变成阅读时光——她的包里总会放着电子书,上班路上可以拿出来读一读;晚上下班天都黑了,她就用手机听书。“我不喜欢带纸质书出门,怕折了或弄脏。”

吴毓敏读书比较随意,爱读文学书,但也会因情绪、经历或工作需要,读各种类型的书。“就像最近感觉有点空虚寂寞,我就开始看‘反乌托邦三部曲’,排解情绪。”她坦言,有时候工作上产生挫败感,她就用读书来缓解焦虑。“阅读就是我情绪上的小型‘避难所’”。

工作再忙也要看书 每天至少读两页

■领读者档案

●姓名:文娟

●年龄:36岁

●身份:安利(中国)有限公司高级营销主任

在进入安利公司前,文娟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的“书瘾”,是从初中开始养成的。时至今日,文娟仍庆幸能在初中遇上一位有才华的语文老师。

“‘肚子里有墨水’、学富五车、博览群书,这些形容词我都在老师身上见识到。”有次上课,内容是《红楼梦》节选片段,本来两个课时的课程,老师用了4节课才讲完。“我听得如痴如醉,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后,她向老师借了《红楼梦》,开启了阅读旅程。

由于父母都务农,文娟在初中时读的课外书都是向语文老师借。“老师家中书柜里满满都是书,我那时候就许下心愿,以后要有自己的书柜。”文娟说,每次借来新书,她总会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从初中到上中师,她写了整整10本读书笔记。

“我以前常说,你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文娟坦言,换工作的头3年十分繁忙,疏忽了阅读,渐渐感觉有些枯竭,“觉得自己输出和输入不对等,变得有些不自信”,同时此前养成的“书瘾”也在折磨着自己。

从2016年起,文娟决心要平衡好工作与阅读。她将阅读列入日程,无论多忙,每天至少读“两页纸”,每年看完50本书。此外,她还加入读书会,学会了听书,读书就更方便了。

扫扫二维码参加“未来领读者”

全民阅读大赛城市海选

阅读爱好者只需扫描二维码,登录后选择“广州”,进入报名页面,并根据指引填报资料,上传视频就可以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参赛者请务必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包括真实姓名、年龄、联系方式。上传的参赛视频时长限于30秒至3分钟,视频展示形式不限,阅读语言不限,鼓励创新。领读题材要求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参赛者参赛资格。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