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立“农民丰收节”,意义不仅在于仪式感
日期:[2018-06-22]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高亚洲

从今年起,我国农民将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时间定为每年的秋分。

细数“节日单”,这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而设的节日。节日,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民俗文化,要么是与传统社会习俗有关,比如二十四节气;要么是与社会主流价值有关,比如青年节。由此再来看农民丰收节,显然可以看出它蕴含着对农民这个群体的深切关怀。

溯源中华民族的历史,孕育中华文明的正是农耕社会,农民这个群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古时便有“纪农协功”的传统礼俗。今天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也依然是农业大国。换句话说,农民依然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重要力量。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民一直是处于社会边缘地带。农耕文化也在滚滚向前的现代文明的裹挟中,面临边缘化的际遇,这固然有自身资源禀赋差异、社会变迁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出现,显然与农业的战略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群体多元化显得格格不入。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既饱含着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也有对农耕文化的重视,更有对农民社会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尊重。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这个节日的设立,更有着别样的意义。

当然,这不是说“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将给所有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丰收”,将在短时间内实现农耕文化的繁荣,将明显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体地位。作为一个节日,它有着鲜明的文化符号,更进一步来说,它是以仪式感,传递出一个国家对农民以及与其相关的农业、农村的重视。

我们常说,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需要这样的仪式感,来传达出社会主流价值,由此引导社会发展的路径走向。诚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所言,“农民丰收节”将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如果把一个节日的创设,视为社会的变革,那么,变革的目标,在于创造出看得见的获得感。即便从当下来说,“农民丰收节”的仪式感意义更大一些,但节日的设立,至少能促进农村观光休闲产业的发展,制造出前景广阔的节日经济;更进一步,它也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挥发积极的作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