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暑期游学,谨防落入“游而不学”的陷阱
日期:[2018-06-29]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杨朝清

随着暑假越来越近,游学市场不断升温。近日,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57.6%的受访家长今年暑假会让孩子去游学,21.8%的受访家长不会。70.0%的受访家长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参加出国游学项目,23.3%的受访家长觉得不太有必要。

游学作为一种贯穿古今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价值。然而,在旅游从精英消费到大众消费过渡的当下,游学也上演了“变形记”。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旅行社打着“游学”的旗号去招揽生意,用各种诱人的说辞忽悠消费者;良莠不齐的游学有名无实,异化为“游而不学”。

送孩子去游学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既关乎家长们的经济能力,也和消费文化密不可分。家长们其实也明白,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的游学,想让孩子们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并不现实;“世界那么大,让孩子们去看看”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折射出家长们对孩子的爱与关心。通过游学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与阅历,成为许多家长愿意在游学上进行投入的初衷。

消费具有符号属性,游学同样具有社会表现与社会竞争的功能。孩子们之间难免会有攀比,家长们之间也会进行比拼。当有的家长送孩子去游学,别的家长就会陷入“囚徒困境”——张三家的孩子去美国游学了,李四家的孩子去英国参加夏令营了,我该怎么办?游学建构了一个无形的竞赛场,裹挟着家长们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

当我们放暑假的时候,国外不少高校也在放暑假;除了一些正规的游学项目能够提供给学员有品质的学习课程之外,绝大多数游学项目都是“空壳子”。在著名学府里拍几张照片,和名校学生进行下互动交流,走马观花地参观下博物馆、艺术馆,不少游学项目与常规旅游的品质一模一样,收费却贵了不少;打着“游学”的旗号忽悠消费者埋单,说到底就是利用了不少家长们的成功焦虑——只要有利于孩子在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许多家长不吝投入;游学项目给人一种“收获多多”“干货满满”的错觉,实际上却只是一种营销的手段。

在一些发达国家,游学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举措;作为一种实践育人的手段,游学不仅有助于让孩子们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助于让他们的内心更强大。扭转错位的“游而不学”,既需要家长们拥有一个成熟的心态,也离不开市场的规范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