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领读者”阅读大赛报名今日收官,城市复赛本月28日举行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领读中国·书香羊城”之“未来领读者”全民阅读大赛,自5月28日正式启动城市海选以来,吸引众多阅读爱好者踊跃报名,掀起了一股全民阅读热潮。城市海选于今日24∶00正式截止,目前导师们正紧锣密鼓地为选手们的视频打分,最终将评审出60名选手参加7月28日举行的城市复赛。
在海选完美收官之际,新快报记者采访了报名视频投票排名靠前的两位选手。他们都表示,读书不仅是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也能更好地“看”自我。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作为“领读中国·书香羊城”第三期“未来领读者”活动的指导单位,将对这项活动的导向、品质、文化传播、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帮助。
指导单位: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合作单位: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全民悦读广东阅读分会
项目合作:
敏捷集团 碧桂园集团
好书简读不忍辜负 退休后一本本重读
领读者档案
●姓名:张娟娟
●年龄:60岁
●身份:华南理工大学退休职工
5年前,张娟娟退休了,卸下了工作的重担,她在阅读里获得了久违的自由随性。曾任职于华工档案馆的她,工作时读的多是关于档案、史学方面的书籍。“那时候读书总会抓取有用的内容,比较仓促和碎片化。”张娟娟说,退休后终于可以捡起喜爱的文学小说,每晚睡前读上半小时至一小时,惬意自在。
退休后,她有了个“小目标”——将三个大书柜中的好书再细细读上一番。“像《红楼梦》,读过很多次,以前匆忙阅读,现在会一章一节慢慢品读。”她说,好书不忍辜负。
工作时,张娟娟有个外号叫“铁人”,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如今,她慢慢变得温和,是阅读练就了她的性格。“沉浸在书中时,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急躁、棱角、纠结。”她说,像读木心、杨绛、季羡林等大家的书,能让自己“软”下来,发现另一个自己。
独自阅读是一份自在,与志趣相投的人一起阅读则能碰撞出火花。张娟娟印象最深的是“旗袍读书会”,参加的女性身着旗袍,在雅致的茶馆中品读《红楼梦》,每次分角色读上一章节,随后或探讨或争论。“可以从其他人的视角看书中人物,人物更加立体,对自己的思维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父母一同读诗 让生活多一些适意
领读者档案
●姓名:李乐恒
●年龄:6岁
●身份:广州市某小学准一年级学生
“春天看到红红的桃花,就知道什么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李乐恒在报名视频中一开始便说,“爸爸妈妈说了,多读点书总是好的,多念诗也不错,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李乐恒从小喜欢看绘本、读故事,5岁起接触古诗词。或听诵读音频,或听父母念诗,在爸妈对诗句进行一番解释后,他不久就能全诗背诵,并且记忆深刻。
“现在要形容事物场景,语言都有些贫乏了。”李乐恒妈妈说,希望孩子日后在遇到美好事物时能“腹有诗书”,而不是只会感慨“好美”。
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词?李乐恒妈妈透露,平时她会选取朗朗上口、贴合生活、生动有趣的诗词;游玩时,她也会有意识地用诗词来描绘景色。“这个过程,我们其实也陪着他一起阅读学习”。
一家都是“书虫”,每次到图书馆,李乐恒与父母总要把三张借书卡都借满,30多本书,慢则一个月、快则两周即能读完。“对于故事书,一般都让他先听,再读,最后他自己说出来,‘听-读-说’一轮下来,基本能把书本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