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苏东坡乐于水边纳凉 陆游说心静自然凉
日期:[2018-07-22]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书画]   字体:【
■任伯年 荷塘消夏 18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董邦达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 故宫博物院

来看看古代文人的消暑高招:

都说现代人的消暑三宝是:空调、wifi、冰镇西瓜。那么,在遥远的古代,面对炎炎夏日,文人多采用赋诗赏画消夏、读书消夏,是不是很高雅?

除了扇子、凉屋、瓷枕和冰鉴外,文人在寺庙避暑、前往水边、山中纳凉也是消夏的方式。当然,还有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古人早就有体会。相比科技发达的现代,古时的消暑方法既低碳环保,又趣味盎然。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

古人消暑大致分三类:外物相助、饮食内疗及清心静气。外物消暑有“四宝”:扇子、凉屋、瓷枕和冰鉴。

古时,扇子称为“摇风”,多用竹篾编成。文人墨客常在扇上作诗绘画,增添雅致,又被称为“凉友”。到汉代,“人工风扇”开始在富贵人家流行。《西京杂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可见其纳凉效果非常好。

唐代时出现了凉屋。“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便是凉屋。凉屋一般临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传到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如此往来,屋内很快凉爽。

古人不但用瓷器制作出碗、碟、杯、瓶,还发明了取凉之器——瓷枕。瓷枕的枕面覆盖一层釉,冰凉沁人。据说,乾隆非常喜爱瓷枕,一次得到一瓷枕后,诗兴大发,题诗一首:“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周礼》中提到“冰鉴”,堪称古代的冰箱。冰鉴类似盒子,内部空,将冰放其中,再把食物放在冰中间。这样,食物可以防腐保鲜。

夏日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却十分乐于水边纳凉,他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写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而被誉为“一代诗宗”的南宋杨万里有一首《桑茶坑道中》,则描写了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在炎炎夏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景,是很多古代文人采取的消夏方法。唐代高骈《山亭夏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宋代葛元怀在《夏日》中说:“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诗人边乘凉消夏,边欣赏鸣蝉惊飞,喜鹊栖枝,鹭鸟掠水,鱼儿扑腾,真是情趣盎然,暑意全消。当然,也有的人不是走进自然,而是喜欢在自家的屋内或庭院赏景消夏。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人非常看重通过心理减负来达到消暑纳凉的目的,他们常常以垂钓、品茗、弈棋等休闲方式,来做到“心静自然凉”。宋代陆游在《夏日》中告诉人们,面对酷暑不要恐慌,要宁神静气,心静自然凉:“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

唐代白居易《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独坐院中,迎着临窗的徐风修身养性,凉生心底而怡然自得,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幅美景啊!看来“心静自然凉”的确不失为一剂消暑妙方。

古人最主要最常见消夏方法还是借助外物,如扇子、凉席、瓷枕等。唐代杜枚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开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就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少女们执扇追萤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呈现出一幅清新的夏夜纳凉场景。天热难眠,睡竹席最惬意,谓之为“凉席”。宋代蔡持正诗《夏日登车盖亭》曰:“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就是充分利用竹具之凉来消暑,以至于燥热的夏日当午,竟将书抛之一旁,梦会周公去了。宋代开始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种防暑卧具。“久夏天难暮,纱窗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这些诗句,都说明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唐宋尤为流行“饮碧筒酒”消夏法

说到古代诗人的消夏方法,不能不提“饮碧筒酒”消夏法。盛夏时节,荷花开时,采摘新鲜阔大的荷叶,把美酒倒入荷叶,以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从茎的末端吸酒。这种饮法,就叫“碧筒饮”。据记载,三国时就有了“碧筒饮”的习俗,到了唐宋时代,尤为流行,文人雅士谓之“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明人邵亨贞在《泖滨见荷花》一诗中赞道:“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这样的诗句简直让人想穿越时空隧道,做一次古人,饮一回风雅。豪放派大词人苏东坡,不但喜饮荷叶酒,还喝出了满腔诗情,绣口一吐,酒气化作佳句:“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据说他被贬谪到广东海南时,也把这种“碧筒饮”带了过去,一向有吃荷叶饭习俗的海南人又增加了饮用荷叶酒消夏的方式。

当然,古人的消夏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赋诗赏画消夏、读书消夏、饮食消夏、建水屋消夏……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倡导低碳生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了解并学习古代诗人的种种低碳消夏方式,不也是一种诗意的享受吗?

夏季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古人在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等消暑设施的情况下,只能或栖于遮阳处,或躲于树荫下,或倚靠水畔旁,或走入深山中,完全采用自然的条件进行纳凉。而古代文人尤其是宋代文人笔下关于消夏避暑的诸多诗句,咏诵之时,常给人带来丝丝清凉。北宋文学家秦少游有一首诗,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其首句用“携”“来”“追”三个动词,逐级递进地表达诗人追寻理想中纳凉胜地的内在感情,幻想着在绿柳成行、画桥南畔处闲倚胡床的美妙图画。

月明之夜,船家女儿吹着短笛,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沁人心脾。这种由外而内的凉意让人沉醉,燥热也自然退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