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鬼门关前“拦路”人
日期:[2018-07-23]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一科主任陈娟

·编者按·

来到人间,去往天堂,生命两头陪伴我们的都是医生。

8月19日是首届“中国医师节”。在迎接我国第一个医师节之际,7月10日,广东新快报社发起2018年“为善而生——好医生好故事”系列活动,以最大的善意,在全省寻找医疗界的正能量,通过文字、影像、视频及全媒体渠道,用真挚、真实、真情的故事带出医生的全新形象,讲述医生们的“好故事”。

很多暖意,由善而生。请把这些温暖通过gdgooddoctor@163.com告诉我们。我们将择其中突出、优秀者进行采访,相关报道及视频将在报纸、zaker广州、新快报官博官微同时推出。

医生好故事

医生队伍中,有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披荆斩棘,与死神抢夺一条又一条垂危的生命,他们就是急重症的医生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一科主任陈娟,就是这特种部队中的一名“战士”。她热爱ICU工作,永远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在急危重症一线工作30多年,她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救治过的患者不计其数,让一个个垂危生命重新绽放。

工作中,她接受任务不畏艰难,经历过SARS、甲流、H7N9等“洗礼”,援疆、昆山爆炸等救治现场,也都有她的身影。她救治水平高,处理病情“又准又狠”,素有“小铁人”之称!

日日面对疾病、死亡,承受着最强的压力,生活中她却开朗、热情,是家人朋友眼中没有阴影的“太阳”。

作为鬼门关前“拦路”人,陈娟见证了许多生命的奇迹,也经历了许多的酸甜苦辣。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琰 王飞 曾泓

【谈工作】 守护重症患者床前30年

普通人眼中,ICU神秘高深,那是把重症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的“天使之手”。

7月15日,新快报记者探访陈娟工作的地方,穿上蓝色消毒服,套上鞋套、戴上口罩、头罩,方被允许进入。ICU内,各种先进设备云集。每名病人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负责,病床边有各种生命体征监视设备。

陈娟个子不高,面容清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得多,笑脸常挂、活力十足。脓毒症、休克、多发创伤、器官功能障碍、脑梗、尿毒症、肺栓塞、重症肺炎甚至不明致病菌感染……她的工作,就是每天守护在这些危急重症患者的床前,为他们的生命奔走。

深夜凌晨,城市已酣睡,重症监护室里,却灯火通明,医护们围着病人忙碌不停。陈娟眉头紧锁,目不转睛地盯着重症患者古月(化名)的各种仪器参数,不停地发出指令,“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剂量”“量还不够,再加量”“好,现在下调剂量”……强效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从最大剂量每小时输注七、八支,下调到每小时不足两支的剂量。随着古月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方案也不停地调整,再评估、再调整,古月“过山车”般变动的血压,终于逐渐平稳,其他情况也同时好转。陈娟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安慰病人,又向值班人员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床边。

在陈娟30多年的重症病房工作中,这样危重病人的抢救,已如家常便饭。

她告诉记者,守病人,是ICU常见的情景,是救命的重要一环。

【带团队】 高超技艺手把手传帮带

“医生,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这是陈娟最常听到的话。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终日与危重病人打交道的陈娟,深知肩上的担子,她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绞尽脑汁、倾其所学地想办法,想办法让病人少些痛苦,想办法让病人健康地从ICU走出来。

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2016年复旦全国最佳专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三。陈娟是重症一科主任,作为重症医学科临床带头人之一,她对年轻医生的传帮带也在不动声色中进行。

“我们科室,陈娟既是领导,也是‘知心大姐’。”陈娟的同事刘紫锰副教授告诉记者,陈娟总是倾尽所能培养年轻医生,14年来,自己就在陈娟的传帮带中,学会了许多。陈娟深知,救命,生死一瞬间,拼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技能,多一点或少一点,患者的生死命运可能会全然不同。国家第一批住培专业中没有重症医学,陈娟还迎难而上,多方争取,终为重症医学科的年轻医生解决了规培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吴健锋副教授还告诉记者,在陈娟的带领下,科室工作氛围非常融洽,她爱心满满,从生活小事到工作难题,只要她能够做到,就一定毫不犹豫地出手帮助同事们。

作为一名一线的医生,她治病救人;作为一名管理者,她以身作则,搭建团队。

【谈援疆】 主动请缨勇于担当

“我们全家感谢广东援疆医疗专家陈娟主任,感谢所有医生护士。”2017年8月,病人杨先生家属到广东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赠送了两面锦旗,表达内心感激之情。锦旗上书:“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

2016年底,医院接到省委组织部的援疆任务,陈娟主动请缨,成为国家第九批援疆队员,2017年在新疆喀什工作一年。

2017年7月17日上午11时,在工地安装设备的杨先生被飞出的零件打中——面部骨折,下颌骨和胸骨碎了,同时头颅内有出血,生命垂危。陈娟负责指导杨先生的整个治疗方案和决策。

“患者胸骨碎了,呼吸不好,很危险。”陈娟说,平日一般从嘴巴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清洗肺部。但杨先生下颌骨全碎,根本没法插,最后,从鼻子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解决了清洗肺部难题。广东援疆带去的该项技术,填补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技术空白。

随后杨先生的病情出现感染性休克、痰多无法排等险情,陈娟多次调整治疗方案,亲自守护,最终使他慢慢康复。

塔什库尔干县地震,她主动向受援医院申请,前往海拔三千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参加救援;她还多次承担新疆自治区人大“访惠聚”工作队员救治、下沉干部救治、暴徒伤人事件抢救等工作……援疆期间,她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攻破了一个个困扰当地医疗界的危重症难题,为当地引进新技术、新药物,同时要求自己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电话何时响起总是以最快速度响应。作为援疆工作的代表,陈娟获得了医院授予的柯麟奖“2017柯麟年度人物”。

【谈生活】 成为太阳周围就不会有阴影

谈到工作状态,陈娟感慨地说:“拼尽全力去把一个濒危的人救回来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这是职业本能,很多时候,根本感觉不到累的。”她说,常常在抢救病人时,忘记了时间,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

陈娟的丈夫也是医务工作者,工作生活中,他们互相理解,但她觉得亏欠女儿。因为工作关系,小时候,女儿没少寄养在朋友家里,家里没做过几顿饭,节假日家人难得聚餐,饭菜明明已经摆上桌,一个电话过来,立马放下筷子掉头跑。三餐时间不固定,因为危重病人随时要抢救、观察、修改治疗方案;回家时间不固定,周末游玩时、夜晚睡觉时,一个电话就要冲出家门“看病人”……

援疆一年,家人和同学到喀什探望陈娟,但她连续两次受邀到县级医院参与重症患者抢救,并星夜兼程接患者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根本没时间陪同亲朋好友,连同学都感叹道:“不来看陈娟不知道她三天两头一接到命令就立即星夜出诊,去数百里之外驰援!”

陈娟所在的科室,是危重病人抢救的主力军,对于“快不行了”的患者和伤者,他们甚至可以说是病人最后的希望和赌注。因此,“吃喝拉撒睡都在科室里解决 ”“ 在医院的走廊奔跑 ”“ 连续抢救,几天几夜都没怎么合眼 ”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陈娟说,急危重症医生不仅要有铁打一般的身体抵抗工作压力,同时脑子里也要像计算机一般高速运转,时刻保持对患者的高度关注。

治病救人的工作生涯中,陈娟有辛酸,有欣慰,有喜悦,也有悲伤。她表示,虽然现在医学发展迅猛,有了很多高新技术,也挽救了很多病患的生命,但也要理解,医生不是神仙,有时也对死亡无能为力。

但是,她仍然希望,自己是一颗太阳,周围没有阴影,永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