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重疾险新增“中症保障”概念 遭市场吐槽“又是噱头”
日期:[2018-07-30]  版次:[A23]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制图/廖木兴

最想要的“抵御通胀”功能什么时候才来?

作为重大疾病经济补偿的主要保障产品,重疾险在人身保障方案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继“增加重疾种类”与“轻/重症多次赔付”等一些消费者已经耳熟能详的概念后,近期,有险企又在重疾产品型态中加入“中症保障”概念,似乎要把重疾险打造成“无所不包”的全能产品。但实际上,“中症保障”这种所谓的新概念,只是“新瓶重装老酒”而已。

有消费者抱怨,重疾险这些年推出各种噱头大过实际的赔付概念,除了让消费者更加眼花缭乱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用处,倒是市场对长期产品“能抵御通胀”的呼声与需求,却迟迟未能满足。

■新快报记者 余世鹏

从“病种增加”到“多倍赔付”

据保险人士介绍,重疾险属于定额给付型产品,其主要作用是给予罹患重疾的被保险人一笔固定保障金,以抵御个人治疗与收入损失等经济风险。重疾险一直是人身保障产品中的主要产品,也在人身保险配置中处于基石地位。

监管也对重疾险的保障病种有着明确规定。根据2007年8月1日实施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要求,重疾险要涵盖到发病率居前的25种病症,其中又以前6种重疾为常见病症,分别为恶性肿瘤(即是“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

业内人士表示,这6种疾病可占到险企理赔的80%以上。如果扩展到上述监管要求的25种,则可占到重疾理赔的90%以上。

就纯粹大病保障而言,重疾险的初始形态已基本可以满足。但近年来,随着监管呼吁“保险姓保”,同时对中短期理财型产品大力压缩,险企则打着“创新”旗帜对重疾险进行多轮结构与功能改善。

最初,重疾险的“创新”路子是简单地增加重症数量。

截至目前,大部分重疾险的重症数量已从最初的25种增加了上百种。但即便这样,重疾险依然没改变一次性给付原则,即在保障期间一旦出险理赔,合同就终止。

为此,险企随后又引入“多次赔付”概念。

“多次赔付”是根据疾病关联度对重症疾病进行分类(如心脏类重疾的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等会放在一组,而恶性肿瘤类通常会跟重大器官移植手术、肾衰竭、肝功能衰竭等放在另一组),若被保险人罹患的重疾属不同分组范围,则可获得多次赔付。截至目前,已有产品的重症赔付次数增加至6次。

但是,因存在“至少180天的时间间隔”等获赔条件,加上二次罹患重疾的低概率,市场普遍认为这类产品“并不实用”。另外,“多次赔付”产品的保费往往还要高出10%以上。

“中症保障”无法覆盖更多不同阶段疾病

轻症保障原理也是在疾病分类基础上给予多次赔付,但赔付额度一般为基本保额的20%-30%。另外,在轻症赔付之后不仅合同继续有效,且不少产品还对被保险人后续的保费给予豁免。就目前而言,“重疾+轻症”已成为重疾的主流产品形态。

新快报记者从某险企产品人士处获悉,目前监管还没对轻症的病种范围给予明确规定。

以弘康人寿的“多啦A保”为例,其包含105种重疾与55种轻症。在各自分成4组基础上,该产品的重症和轻症赔付次数分别为3次和2次,每次赔付额度分别为基本保额和基本保额的30%。若男性30岁消费者选择保额50万元、保障到80岁、分20年缴费(下称“投保方案”),其年保费为1.1万元。

与轻症类似,“中症”保障也是把发病程度未达到重疾程度的病种单列出来给予多次赔付,但赔付比例比轻症高。

比如,天安人寿的“健康源尊享”除了包含105种重疾(可赔付5次)与35种轻症(可赔付3次)外,还加入了20种中症(可赔付2次)。只要被保险人罹患中症疾病(没有分组限制),则可获得基本保额50%赔付,且合同继续有效。此外,推出类似产品的华夏人寿和百年人寿,其中症赔付次数和比例也均一样。

然而,若仔细对比中症的病种类别,就可发现这一概念也存在很大的“噱头”成分。

具体来看,“健康源尊享”的20种中症疾病均为未达到重疾程度的病种,分别为中度严重瘫痪、重度头部外伤、一肢缺失、早期运动神经元疾病、慢性肾功能障碍、早期肝硬化、轻度脑炎或脑膜炎后遗症、中度帕金森式病、人工耳蜗植入术、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眼失明、中度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中度肌营养不良症、中度严重脊髓灰质炎、单耳失聪、角膜移植、因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肾上腺、早期原发性心肌病、结核性脊髓炎、出血性登革热。

但新快报记者对比发现,这20种疾病中有19种却包含在“多啦A保”的55种轻症范围内,剩下的“出血性登革热”则属于多啦A保的重疾保障范围。

另外,“健康源尊享”在升级之前名为“健康源优享”,其包含105种重疾与50种轻症。但“健康源尊享”的20种中症却有18种源于“健康源优享”的轻症种类,额外加入的中症则为“中度严重瘫痪”和“结核性脊髓炎”。

按照上述投保方案,“健康源尊享”和“健康源优享”的价格分别为1.25万元和1.20万元。即是说,除了赔付比例从轻症的20%-30%提升到50%以外,“中症”和“轻症”并无明显区别。

虽然价格差别不大,但也起不到“覆盖更多不同阶段疾病”的保障目的。

市场声音

重疾应朝着 “抵御通胀”方向走

“从多次赔付到轻症,再到现在的中症,重疾险基本都是花样百出,实用性倒没明显增加。”金融从业白领揭女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她之前投保的重疾没有包含轻症或中症,但“我并没有感觉自己的产品过时了,因为保险不是衣服,要注重实用性而不是赶潮流。”

此外,就产品创新而言,市场有声音认为重疾应朝着“抵御通胀”方向走。

某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指出,重疾险保障的范围基本是够了,但作为长期保障产品,保额的保值功能很重要,“如何抵御长期货币贬值”是消费者的考虑点所在,但市场还没出现针对这类需求的保障产品。

但同时,也有险企产品人士对新快报记者分析到,重疾采取的是固定费率(即保额和保费都是固定的),本身就已考虑到通胀因素,“保险虽不能抵御通胀,但保险不是理财产品,抵御通胀也不是其本质功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