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节点效应影响,7月IPO通过率高达68.42%
日期:[2018-08-07]  版次:[A16]   版名:[财眼]   字体:【

分析称,“严”审核基调不变

新快报讯 记者余世鹏报道 历经上半年调整后,发审委的IPO审核数量和通过率在7月份出现了明显回暖。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7月审核的22家企业IPO(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中有13家通过。若剔除3家公司取消审核外,7月的IPO通过率为68.42%,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分析指出,7月审核数量的上升只是一个节点效应现象,不具代表性。另外,通过率的提升,则是长时间严把关下企业“内功”提升的结果,“发审委依然会继续把好企业质量关,尤其是在持续经营能力、企业内控等方面。”

按月份来看,今年1月IPO审核数量高达49家企业,但只有18家通过,通过率低至36.73%。在随后的2月-6月,审核数量则大幅降低,分别为12家、12家、19家、16家、10家,通过数量分别为7家、7家、11家、10家、5家,通过率分别为58.33%、58.33%、57.89%、62.50%、50%。通过对比,这意味着七月IPO的每周发行数量,已从此前的2家至3家提升到了4家至5家。

对此,有券商投行人士指出,7月IPO审核数量增加,只是IPO申请的时间节点效应所致。根据IPO申请要求,正常情况下申报企业的财务数据有效期是6个月,但在上发审会的特殊情况下可延期1个月。因此,“企业提交的上一年年报在今年7月就会过期,若把上会时间推到7月后,企业则要补充最新财务数据,重新调整年报。因此会在7月出现一个审核小高峰。”这一现象并不是今年独有。数据显示,去年7月IPO审核企业数量为54家(仅次于去年的5月的64家),但在8月就骤减到了23家。

另外,业内人士还指出,7月IPO通过率虽有所提升,但这不意味着严审核有所放松。

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7月31日,进行预披露的IPO申请企业为65家,与去年同期逾200家企业相比,“堰塞湖”现象已基本解决。同时,在发审委严把关情况下,上半年审核的112家公司中有11家取消审核,其中不乏因股权结构、财务数据真实性等原因选择撤退。“经过前期规范后,目前IPO企业在法律、财务、公司治理等各方面的规范性有所提高,因此短期内过会率略高一些,但这不是监管审核放松。”市场人士说。

“IPO行情走到现在,即便7月审核速度稍有加快,但发审委仍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点没有发生变化。”某券商分析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说,考虑到近期市场下行与汇率波动等原因,加快审核速度或有增加市场流动性考虑,但整个基调依然以维稳为主,不会大面积放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