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刘斯奋:读诗是了解传统文化的捷径
日期:[2018-08-12]  版次:[A02]   版名:[城事]   字体:【
■昨日,74岁的刘斯奋携《白门柳》点评版亮相南国书香节。 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门柳》点评版亮相南国书香节

刘斯奋与其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是广东文学界的一座高峰。1997年,《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而他也成为迄今为止广东第一位亦是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36岁动笔,如今已74岁的刘斯奋于8月11日携《白门柳》点评版亮相南国书香节。据悉,这是该书的第12个版本,而畅销多年的背后,与刘斯奋对历史的诗意发现、对文字的精雕细琢分不开。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打破历史小说“王侯将相”风

首次以古代知识分子为主角

《白门柳》是一本“非典型”的历史小说,光看这名字,就令人难以与“历史小说”产生联想。“李白有首诗,‘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在新书发布会上,刘斯奋解释,“白门”是南京的别称;“柳”是折柳赠别,表示留念之意。该书讲述的正是明末清初,在江淮地区钱谦益、冒襄、黄宗羲等文人名仕与柳如是、董小宛等名妓的悲欢离合,“柳”更代表其一种生存状态。

不仅书名不像历史小说,《白门柳》的内容亦打破了以往历史小说惯用的农民起义、王侯将相等题材,并突破了聚焦历史人物丰功伟绩的叙述模式,将聚光灯打在了知识分子上。“以古代大知识分子、大思想家作为主人公的小说,以前还没有。”他坦言,《白门柳》不是一本靠传奇故事、曲折情节来吸睛的书,而是讲述当时社会大变动后,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如何在自身文化土壤上破壳萌发。“把古代文化、先进思想转化为艺术形象,这是个很大的难点。”

与此同时,该书另一珍贵之处在于审美价值的体现。“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也累积了很多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刘斯奋说,书本中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习惯、道德观念、风俗礼仪、善恶取舍等,均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读完将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新版的点评者、文学评论家谭运长便直言,小说中所写的这段历史是“被忽略的”。“现在讲民主、自由、科学,都认为是晚清向西方学习的。但这一时期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是直接诞生在自身文明上,不假于外。”

一书精雕细刻十六载

每天10小时只写500字

发布会现场,有十几名小学生读者坐在观众席前排,这惹得刘斯奋直言:“我要照顾一下这些小来宾,给你们提供一个写作经验。”他教导称,读书切勿“一目十行”,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要逐字去读,如此遣词造句、语法结构才能够掌握。

这一教诲,让刘斯奋打开了记忆匣子。《白门柳》包括《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1981年他开始第一部的创作,直至1997年才完成最后一部。“全书共130万字,我从36岁写到53岁,整整写了16年。”他表示,刚开始写时小儿子才牙牙学语,写到最后都能给自己看稿子、提意见了。

“我对文字非常讲究,写的时候字斟句酌,像写诗一样来写它。”刘斯奋透露,创作时每天从午后2点开始,一直写到午夜,通常只能写个500字。“多点时写700字,再多点写到1000字,那天便很高兴了。如果写到3000字,那天就是大丰收。”在他看来,这些精雕细刻的文字,经得起一读再读。

据悉,包括新版点评本在内,目前《白门柳》已出了12版。这一次版本在每一章后都有谭运长的点评,将每章的特点、思想与写法变化等详尽阐述,共写了37章。“实获我心,写得非常好。”刘斯奋说,通过评点,读者将对这本书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刘斯奋举例称,如书籍一开始所写的梅花故事,用的是一种象征性手法,写得比较曲折隐晦,有些读者看完整本书后才了解其用意。但新版通过评点,可立即对为什么写这个楔子有非常好的了解。

谈作品

“有人想把《白门柳》拍成电影,我不敢回应”

新快报:跟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一样,《白门柳》已经被拍成电视剧。如何把控好翻拍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刘斯奋:电视剧、电影与小说行当的特点不一样。我始终认为,一部好的小说,很难拍成好的电视剧;一部好的电视剧,改编成小说也不会很好。因为电影、电视剧,更多要照顾广大观众,也有收视率、票房限制,不能太过高雅。但文艺作品应该是高雅的,不光是欣赏情节故事的曲折,还应欣赏文字优美、思想深刻。《白门柳》拍过电视剧,但不成功,因为黄宗羲的思想是没法表现的,没多少动作。之前有人说想把《白门柳》拍成电影,我都不敢回应,怕白花钱。

新快报:您的小说、画作、书法中总有一股诗气。如何让现代的年轻人真正把古典诗词读进去?

刘斯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开始会觉得有点隔阂,但只要钻进去、读进去,就自然地把你吸进去。读诗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因为诗歌很形象且具有诗意,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诗意的,通过读诗来唤醒心里纯粹的诗意,自然便会产生共鸣与互动,自然而然就读进去了。当然每个人的禀赋不一样,只能先这样“领进门”,此后修行看个人。

谈身份

“小时候梦过当画家、作家,但从未梦过做官”

新快报:您曾当过作家、画家、书法家、行政管理者,这么多身份中,哪个最自在、最贴近自己?哪个又有所遗憾?

刘斯奋: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文化人,这是我安身立命的身份。小时候做梦梦过当画家,也梦过当作家,但从来没有梦过当官。这是意料之外的。受儒家思想影响,总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我做了就尽能力把它做好。

一个人最大的快活,就是把自身的潜能都发挥出来,否则就有遗憾。现在我没有什么遗憾了,已经超额完成任务。我的潜能就是这些,都已经发挥出来了。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把身体养好,把世界再看多几年。

谈人才

“下一代,将是大量通才涌现的时代”

新快报:您被称为“通才”,是否觉得如今的通才少了些人文味?

刘斯奋:工业文明要提高生产力,把通才转为专才,是“专家”的时代,而不是“大师”的时代。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严格分工,然而现在刚开始,看下一代,将是大量通才涌现的时代。

人是各种各样的,不能用一个框架框死。通才就是把自身潜能发挥出来。我就是不信邪,才尽可能把潜能都发挥出来。本来得了茅盾文学奖,很多人都觉得要写下去,但我觉得写完没激情了,就改变一种活法。所以我也建议,千万别觉得自己只能干某个行业,很多东西要试过才知道能否胜任。

人物介绍

刘斯奋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历任第四、五、六届广东省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小说创作、学术研究,以及绘画、书法。文化论文《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获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山水画作品《万岳朝宗》《藏春坞》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2015年荣获广东省第二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