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七月流火,织女星源自人间织娘劳作 而追随其后的牵牛,原来和祭祀有关
日期:[2018-08-19]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范曾 鹊桥仙 雅昌供图

■敦煌文献《全天星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这幅1300多年前的星图中,绘有1359颗星星,其中就包括牵牛星和织女星。 “新华社新媒体”供图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故宫供图

■傅抱石 七夕

七月七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古人对星象的关注,也主要是源自星象对于时令的标示作用,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到华夏先民的时间知识或者说岁时知识中,去寻找七月七与牵牛织女星之间的关联。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整理

织女星朝东,便知道七月到了

《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一篇最古老的华夏时间知识文献,详细叙述了夏历一年十二个月中的农事活动以及与不同时令对应的物候、气象和星象。《夏小正》的七月记事中提到织女星:

七月,秀雚苇。狸子肇肆。涅潦生苹……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则旦。

高悬天顶、璀璨夺目的织女星早就引起古人的注目,并根据它的方位变化作为观象授时的依据之一。而根据天文学者的推算,《夏小正》时代七月份的黄昏,织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每当黄昏之后,农人们仰望头顶的夜空,总会看到明亮的织女星最先出现在深邃的天幕上,散发着柔和的星光,由两颗较暗淡的小星形成的织女星开口朝向正东,便知道七月到了,秋天来了,该是准备收获的时候了。

织女正东向。在织女的东方稍偏南的地方,在“河汉清且浅”的东岸,不是别的,就是牵牛星。到了初秋夜晚,由于银河正好转到正南北的方向,直直地穿越头顶的夜空,因此,这个时候,分居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正好一东一西,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七月黄昏,夜空中这种银河直贯南北、织女高悬天顶、牛女相映成辉的的景观,肯定给古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象自然就是从这种天象演绎而来。

这个时间纺织女工们最忙碌

我们甚至可以由《夏小正》关于织女星象的记载,根据岁差原理,大致推算出牵牛织女故事起源的时间。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有《<夏小正>星象》一节,专论《夏小正》星象纪事的年代,综合关于《夏小正》各条星象纪事的推算,他认为“这些纪事,可以说都是表示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星象”。而这正是古史传说的夏代,正跟《夏小正》之名吻合。由此可见牛郎织女故事之源远流长。

那为什么在七月那么多星辰中,织女星尤其受到关注呢?

《诗经·豳风》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农历七月渐趋凉爽,但白天还是十分酷热,夏秋之交正是做新衣和晒衣服的好时光。这个时间,人间的纺织女工们,是最忙碌的。

《七月》通篇皆言时令,它其实就是周代流传的农时歌谣,而此诗起首就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引出,并谆谆告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表明这首诗就是一首流传于纺织娘之口的歌谣。诗的前三章,都是以“七月流火”起兴,表明这首歌很有可能就是古时候的织妇们在七月萤火明灭的夜晚,在灿烂的星光下,一边摇动纺车织布,一边反复吟唱的。天上,织女星光璀璨,地上,纺织娘浅唱低吟,那颗照耀着人间纺织娘劳作的明星,因此就被赋予了织女的名称,成了人间织女的守护神。

到了东汉时,七月七这个具体日期已经出现,而乞巧,也渐渐成为女子的一种活动。符应。”七夕之后,妇女开始纺绩裁衣,因此在这一天陈设针线,祈求心灵手巧,既是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也是一种劳作季节开始前的心理准备。

牵牛为八月之星

被视为祭献标志

至于牵牛星的由来,从《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牺牲,和古代的祭祀用品有关。八月,仲秋之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于是天子“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痔,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

而此时昏见南方的中星,作为视牲之月的时间标志,被命名为牵牛,可谓顺理成章。也就是说,牵牛星之名牵牛,不过是因为古人以之作为牵牛视牲之月的时令标志。

按照上文的分析,织女为七月之星,被作为秋天到来和女工伊始的标志,而牵牛为八月之星,被作为视牲和祭献的标志,两者时间不同,事义亦别,似乎毫不相干,岂不是与七夕故事和民俗中两者息息相关的关系相矛盾吗?其实,当七月,织女星升上天顶并垂顾人间织妇之时,牵牛星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牵牛与织女之间,盈盈一水,原本相去不远。七月过后,当一度高悬天顶的织女向西倾斜时,牵牛星就后来居上,升上了最高点了,岁序也随之进入仲秋八月。多情的牵牛就是这样在织女身后紧追不舍,然而大命难违,这对生死冤家之间永远间隔着那段咫尺天涯的时空距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七夕故事的每一个关目

都能在古人时间感中找到源头

综上所述,可见七夕故事和民俗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可以由其与岁时的关系得以解释。织女之名织女,因其为纺绩之月的标志,牵牛之名牵牛,则因其为视牲之月即八月的标志,当此夏秋之交,织女星和牵牛星先后双双升上中天,隔河相望,牛女七夕会银河的故事即由此而来。

七夕穿针乞巧,不过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纺织季,乞巧之时陈设瓜枣,则是因为此时正是瓜枣成熟的季节。至于民间传说中,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后,分手之际,织女都会伤心落泪,因此,每到七月七,天上就会飘下一阵绵绵细雨。七夕的雨水自然不是织女的泪水,七夕之所以多雨,不过是因为初秋七月,正是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导致华北连绵秋雨季节开始的时候,《夏小正》说“七月……时有霖雨。”《月令》六月云“是月也,土润褥暑,大雨时行”,七月云“完堤防,谨雍塞,以备水潦”,可见古人早就对夏秋之交多雨的气候特点了然于心。

总之,七夕故事的每一个关目都能在古人的时间感中找到源头,天上的星星、地上的鸣虫、人间的织女、初秋的阴雨以及成熟的瓜果,都因其在时序中的同时呈现而被联系起来,被赋予相同的时序意义,被编织于同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时间性对于人类知识和叙事的奠基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时间,或者说大自然的节律,就是造物造化众生的脚本,“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传》),浩瀚的星空,苍茫的大地,就是这个脚本搬演的舞台,“天地蘋缊,万物化醇”(《易传》),物类熙熙,众生纷纶,则是这个舞台上周而复始重复上演的戏剧。每年七夕,牛郎织女天河会,不过是这场戏剧中一个哀婉多情的片段而已。

(本文出自刘宗迪《七夕故事考》,有删减)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