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科大讯飞中报后三连跌 AI镀金渐褪色,离千亿市值渐行渐远
日期:[2018-08-22]  版次:[A24]   版名:[3C周刊·行业]   字体:【
■VCG/图

8月14日,科大讯飞最新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2.10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21.02亿元相比,增长52.68%;但经营利润显然并不高,净利1.3亿元,有1.1亿来自补贴和投资收益,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只有2019.8万元,较上年同期暴跌74.39%。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8月15日~17日,科大讯飞股价连续三日下跌,截至8月17日收盘,科大讯飞报收28.8元/股,市值蒸发掉27.5亿元。8月20日收盘,科大讯飞股价上涨2.43%至29.5元,总市值约617.30亿元。20日傍晚,科大讯飞发布公告称,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募资额从原来的不超过36亿元改为不超过34.7亿元。

对于科大讯飞中报公布后的市场颓势,有人称受“红芯”浏览器事件拖累,有人说是自身AI技术含金量不高所致,近日来一些关于其行业及消费端产品表现不理想的报道也在加深市场的印象。无论如何,科大讯飞的市值离其千亿目标渐行渐远仍是事实。

一份暗藏隐忧的中期报

8月14日,科大讯飞最新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2.10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21.02亿元相比,增长52.68%,这个增速还算不错,但已经是连续三个季度收入增速下降了(2017年Q3和Q4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89.11%和74.52%)。

科大讯飞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9.91%,高于2017年半年度和2016年半年度,体现了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但净利率只有4.21%,是多年以来的新低,新低的原因在于持续增长的销售费用率和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率。

科大讯飞近年来销售费用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15年中报的4.5亿元增长到现在7.33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为此,有分析师指出,讯飞上半年营收看上去增长幅度可观,但是结合大涨了77.1%的费用支出可以得出,营收的增长是通过更高的代价换来的,也可以说得不偿失。

而管理费用增加65.59%的原因,主要是研发支出费用化增加、职工薪酬和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对此,也有分析师有微词,认为其将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金额逐年提高,虽然并不违规,也一定程度上粉饰了公司的净利润表现,但费用并不会减少,只是被推迟摊销而已。

此外,公司净利润靠补助的情形越发明显,2018年上半年政府补助金额1.49亿元,当期净利润只有1.31亿元,可见没有补助公司也很难盈利。看历史,2011年至2017年政府补助金额/净利润约等于35%,稳中有降。但是今年半年报是多年来补助第一次超过净利润。

难怪在财报后,有分析师认为,依据科大讯飞半年报数据,其是一家高速增长型企业,但经营利润显然并不高,净利1.3亿元,有1.1亿元来自补贴和投资收益,自身只创造两千万利润,从一定层面来说,去年薛教授提出的质疑——“科大讯飞在经营层面是一家快速增长,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有一定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高达33.19亿元,较去年底增加7.67亿元,这是由于该公司主要客户来自于政府、电信运营商、银行等长期合作的大型行业客户,客户质量较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只是有些付款不及时,属于行业普遍现象可以理解,这也是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的原因,目的是补充公司现金流。

AI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存疑

就在去年11月22日,科大讯飞股价创新高后,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原因也很简单:近年迎来人工智能的风口,智能语音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扎堆投资。

但去年12月底的一宗与自然人钱某的官司,揭破了即使在其引以为豪的教育行业,应用软件也是“小作坊”式的产品开发模式,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就在上周,科大讯飞意外被卷入红芯浏览器涉嫌造假事件,也从侧面再次证明了其研发能力含金量的成色。

在红芯事件爆出后,不少投资人纷纷撇清关系,科大讯飞就是其中之一。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称,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并未投资过红芯,而是讯飞关联公司在2013年天使投资的一个项目。对于科大讯飞的表态,创始人陈本峰在回应媒体提问时隐晦地说,“这个我就不想多说了,对方是上市公司,它可能考虑影响它的股价等,它怎么说都行”。同时,有创投圈人士也表示,科大讯飞作为天使投资人,理应尽职责做好尽调工作,避免其他跟投方利益受损。

在核心的AI技术及产品方面,2017年年底,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将从强技术的ToB(面向企业端)市场向ToC端发力。今年上半年,科大讯飞ToC的市场营收达到10.84亿元,毛利5.98亿元,同比增长了86%。

这个转型可能是迫不得已的。根据中报,上半年科大讯飞占比最高的两项业务教育产品和服务、信息工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和5.82亿元,分别增长16.35%和3.06%,大幅低于公司整体的收入增速。

亮点之一的政法业务半年营收达3.49亿元,相比去年同比增长214.55%。不过,日前有媒体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科大讯飞的政法业务产品在部分法庭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在真正庭审环境中,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庭审系统语音识别准确率仍与理想化存在差距,甚至拖长了庭审时间,使得部分书记员不愿操作该系统,部分法院并没有强烈的购买意愿。目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中院、区法院等部分法庭都装了科大讯飞的系统。科大讯飞方面直至昨日截稿时,仍未就此作出回应。

在消费端产品上,科大讯飞消耗了大量的营销费用推广的产品包括智能音箱和翻译机。前者,其正面临天猫精灵、小度音箱等互联网巨头不计成本只要用户的百元级产品的强烈挤迫;而后者,小米生态链的翻译机,价格只有科大讯飞翻译机的零头,翻译引擎却是自研+微软,性价比超高。相比之下,售价2999元的晓译翻译机,有报道指如今只有部分政府部门采购。科大讯飞昨日通过互动平台否认称,目前讯飞翻译机To C (对消费者) 销售的比例为92%,TO B/To G的比例为8%。

时至今日,科大讯飞在消费级产品领域有过多次尝试,但并没有一款代表性的产品。对于何时能在C端打造出一个爆款并迅速做大的问题,科大讯飞方面在2018半年报投资者交流会上的回应有点“玄”:“智能硬件的单品爆款,一方面要具备核心能力,以及整合业务链各个环节的能力;第二要有合适的时机,有的事情做迟就没机会了。”

截至昨日14时,科大讯飞股价报29.92元,市值约626亿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