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嫌弃”你? 其实是在嫌弃我自己(1)
日期:[2018-08-23]  版次:[A23]   版名:[女人帮]   字体:【

“嫌弃”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直接解释是“厌恶而不愿意接近”。

在生活中,如果你留意,也总能发现充斥在身边的各种“嫌弃”:男女关系中女方嫌弃男方懒惰不上进;亲子关系中父母嫌弃子女不努力;朋友关系中嫌弃那些有事没事喜欢发自拍的人;职场上嫌弃那些呆头呆脑沟通费劲的同事;追偶像,粉丝与粉丝之间也相互嫌弃,觉得有品位的是自己,没品位的是对方……

以上种种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嫌弃”,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实投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廖木兴制图

1

沙子理论:黑沙子与白沙子

在心理学的领域当中,沙子是心理分析最喜欢用到的工具之一,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上还算比较常见的沙子,就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是由两种沙子组成,一部分是黑色的,一部分是白色的。

人的内心事实上也如同沙子一般,在我们每个人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内心形成了许多内容模式,其中有被社会接受的部分,有自我认同的部分,这些相当于那些白色的沙子;那么不被社会接受的部分和不被自我认同的部分,就相当于是那些黑色的沙子。如果社会给我们自身的压力巨大,我们内心的压抑也随之加大,白色沙子的部分会浮上来,黑色沙子的部分会沉到心底里,安静地待在你的内心,成为另一个“隐藏”起来的自我。

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美好”,我们就是“君子”与“淑女”,然而一旦生活中有什么元素刺激或翻起了那些原本“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黑色沙子”——其实就是他人身上所显现出来的那些被“我”所压抑下去的心理机制——于是,突然间,“我”就爆发了,就会对对方产生某种嫌弃感、厌恶感,这其实不是你在嫌弃或厌恶别人,而根本就是你实际上正在嫌弃和厌恶“内在自我”的表现,“嫌弃”你内心那个被压抑、被忽略、被放弃的隐密的自我。

2

产生“嫌弃”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看看下面这个我们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每天清晨都要很早起床给家人做早餐的她,需要待孩子吃完早餐再送他去学校,然后自己再去上班。然而孩子往往不能在早上“兵荒马乱”的规定时间里把早餐吃完,总是磨磨蹭蹭,导致她在单位也经常迟到。所以每次当她从厨房里急急忙忙冲出来准备出门的时候,看见饭桌上的孩子还没有把早餐吃完,就很难压抑自己的火气,总是忍不住心头火起,对着孩子大吼:“叫你快点儿,没听到吗?你知不知道妈妈就快要迟到了,就因为你,你怎么总是这么慢?!”

当先生出来打圆场的角色,在一旁接口让她放松些,别吓着孩子了,晚几分钟不值得大吼大叫,于是她另一股心火又被激起,对着先生继续吼:“你就知道说,什么都是我做,你什么都不做,你知道我每天有多辛苦?为什么我会嫁给你这种人?!”……

毫无意外,当她将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再赶到单位已然迟到,一个月的全勤奖又泡了汤,她不得不压抑着自己的怒气及情绪,开始忙工作上的事情。

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偶然有之,下班回家,依然有不开心的因素影响着她的情绪,孩子放学回来,不写作业,玩儿,而且各种玩具、书本随地乱丢,她内心的那种厌恶感又上来了,恨不得伸手打孩子一顿,但她提醒自己“忍”,强忍,叫孩子一起来收拾地上那“残局”一般的现场,孩子没心没肺,十分开心,见到妈妈笑得灿烂,还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她终于被激发了,大声呵斥,一巴掌扇了过去,孩子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突然间发飙,瞬间懵了,紧接着嚎啕大哭起来,听着孩子哭,她内心又隐隐有些自责,这样的小事怎么会让自己这么冲动?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也有过将玩具摊在地上的经历,也在妈妈面前高兴地打了滚儿,妈妈也同样不高兴地狠狠地打了她……

其实,童年时的这些经历,就相当于是她的“黑色沙子”的一部分,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地上打滚时,这部分“黑色沙子”便被翻腾起来,当年自己的妈妈对她的呵斥,瞬间就穿过几十年光阴,来到现在的时空,淋到了自己孩子的头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亲子关系中产生的某些“嫌弃感”,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一方面折射出在原生家庭的童年所经历过的某些“创伤”,意味着“从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方面又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保护自己孩子的方式,意味着“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当年同样的我”,当然,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并不美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