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几代村民用心改良 番禺沙涌鳌鱼舞“活”出新风采
日期:[2018-08-27]  版次:[A06]   版名:[广州区势·街坊圈]   字体:【
■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江炳贤在番禺区沙涌村展示鳌鱼舞的道具鳌鱼。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摄

■图/廖木兴

道具重量从五六十斤减至十多斤,舞蹈形式不断创新

人要保持身材,“鳌鱼”也一样。在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沙涌村,有两条“鳌鱼”,体重从五六十斤减至如今仅15斤。瘦身后,这两条“鱼”身姿更灵活了,舞步也更矫健,还成为“网红鱼”,“游”出番禺到世界各地表演,真所谓“独占鳌头”!

其实,这里说的是沙涌鳌鱼舞,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早在2007年就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沙涌鳌鱼舞的传承人——当时74岁的江炳贤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跳好鳌鱼舞,沙涌人进行各种改良,一再改进扎制工艺,将其升级为如今的鳌鱼6.0版本。真是鳌鱼背后故事多。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六百多年历史 鳌鱼舞背后故事不少

要了解鳌鱼舞,先要知道什么是“鳌鱼”。在沙涌村委会的“鳌鱼室”内,成排的鳌鱼挂在墙上的铁架上。只见红色的大鱼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鱼鼻子后有3个尖角,鱼尾向上翘起,鱼麟分为红色和绿色,这鳌鱼究竟是什么生物?

头发灰白的江炳贤告诉新快报记者:“传说鲤鱼吞下了海龙王的龙珠,变成了鳌鱼,所以,鳌鱼是龙头鱼身。鳌鱼嘴大扁阔、尾巴上翘,还有3组犄角,一大两小,插在鼻哥头(鼻子)上面。鳌鱼还分公母,公的鱼鳞是红色,鱼尾是葵扇尾;母的鱼鳞是蓝绿色,鱼尾是芙蓉尾。”

江炳贤说,别看如今沙涌村里鳌鱼不少,但在1984年之前,整个沙涌村甚至整个番禺区一共只有两条鳌鱼,雌雄各一。

为何是两条鳌鱼呢?原来,关于鳌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古代,一名书生上京赶考,途经“美人国”时被一群妖女戏弄。书生逃至海边,看见波浪之中有两尾鳌鱼正在嬉戏游玩,便向它们大声呼救,随即自己纵身跳入大海。鳌鱼见状,连忙背驮书生渡海而去。书生顺利到达京城后,考中状元,在见皇帝时正好站在金銮殿阶前雕刻的鳌鱼头上,于是“独占鳌头”从此传为佳话。后来书生羽化登仙,成为了文魁星。为报答鳌鱼救命之恩,他重临大海,为雌雄鳌鱼簪花挂红,点化成仙。因此,人们将鳌鱼奉为保护神。

一直以来,沙涌人以鳌鱼作为吉祥物。在沙涌村宗祠瓦脊上、横梁与石柱间,到处是鳌鱼的形象。据江炳贤介绍,沙涌村江氏始祖祖籍在浙江省奉化县丹桂乡金鳌村,明朝洪武八年沙涌村开村,鳌鱼舞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四十多年改良 一次次为鳌鱼减重

在鳌鱼舞的传承谱系中,江炳贤是第四代传人,他师从第三代传人幸大九,于1964年拜师学习鳌鱼舞。

“我学舞鳌鱼时,当时的鳌鱼有五六十斤,我那时很瘦,舞起来很辛苦。舞鳌鱼要翻跟斗,(我)更加不行。”江炳贤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他白天要劳动,只能在每天晚上8时至11时练习。学了几个月,他掌握了鳌鱼舞的基本要领:快步、碎步、弓箭步、麒麟步、蹲步等,同时学习利用身体摆动鳌鱼做出各种鱼跃姿势。由于道具很重,他用了两年时间才学会了翻跟斗。“鳌鱼能不能变轻一点”的想法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慢慢琢磨。

1984年,江炳贤担任沙涌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作为鳌鱼舞的表演者、“鳌鱼队”队长兼教练,他开始组建鳌鱼扎制组,开始探索如何为鳌鱼“减重”。

从1984年至今,沙涌村村民一共扎了40条鳌鱼,进行了六次改良,从厚厚的纸张、厚帆布到轻薄的蚊帐布、彩旗、纱纸,一次次缩减鳌鱼的重量。“现在做鳌鱼,先用竹篾制作框架,再贴上一层纱纸、再铺纱布,再贴纱纸,再上色、装饰。”江炳贤说。

为了让小朋友也能学习舞鳌鱼,扎制组扎了10条“小鳌鱼”送给沙涌小学。鳌鱼舞的第五代传人、广州市非遗传承人幸泽良是该校兴趣班的老师,多年来免费教小朋友鳌鱼舞、鳌鱼扎作。

村民热心传承 现代鳌鱼游出国门

解放前,鳌鱼出会为九年一次,出会时热闹非凡。改革开放以后,沙涌人出会舞鳌鱼的次数越来越频繁。1985年开始尝试三年一会,分别在1985年、1988年、1991年春节期间出会。如今,想观赏鳌鱼舞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在不定期的鳌鱼会时观看,也可在大型节庆活动中“偶遇”它们。

“沙涌鳌鱼队有60名队员,能上舞台表演的有30人,都是本村村民。他们有的是司机,有的是治安队员,有的做生意。”江炳贤说,队员们外出表演时都很踊跃,不计较报酬,目的就是为了传承鳌鱼舞,使沙涌的鳌鱼舞发扬光大。

沙涌村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多年来,在省、市、区专家的指导下,鳌鱼舞的音乐、服装、造型、队形变化都进行了创新,融入了现代元素,村里还编排了新版“独占鳌头”角本。

凭借鳌鱼舞,沙涌村于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鳌鱼舞也屡获殊荣,2009年荣获广东省第二届岭南舞蹈大赛非专业组表演银奖,2010年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

近年来,鳌鱼舞这种本地民间舞蹈更是走出国门,参加法国尼斯文化大巡游、韩国世博会等表演。“一定要把这种传统文化做好,要让人人都知道沙涌有鳌鱼舞。”老支书江炳贤如是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