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增效益、降负债之下,恒大收获“最强业绩”
日期:[2018-08-29]  版次:[A03]   版名:[重点]   字体:【
■发布会现场。

上半年业绩多项核心指标居行业之首

“新恒大”亮相仅仅半年,便交出一份行业有史以来最佳的半年业绩。8月28日,中国恒大(3333.HK)发布了2018年度半年业绩,多项核心指标继续行业第一,其中,营业额3003.5亿元,同比增59.8%,核心利润550.1亿元,同比增101.5%,净利润530亿元,同比增129.3%,总资产17699亿元,净资产3245亿元,均创下行业最高纪录。

净利润超4家龙头房企之和

“今年以来,受市场调控加码以及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众多房企面临经营压力。在此背景下,恒大交出史上最佳半年业绩,与前瞻性的新战略决策实施不无关系。”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年初,许家印宣布全面启动“新恒大、新战略、新蓝图”的战略部署,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以及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保持规模适度增长,重点注重增长质量,核心是“增效益、降负债”。从昨日发布的半年业绩看,新战略模式已初显成效。

在增效益方面,恒大半年报显示,恒大利润指标均创历史新高。除了核心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大幅上涨,上半年恒大还实现毛利率36.2%,毛利润1088.6亿元,同比增61.8%;净利率17.7%,同比增5.4个百分点;核心利润率18.3%,同比增3.8个百分点。

从今年已公布半年报的四家龙头房企的数据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绿地的净利润分别为163.2亿元、135.2亿元、93.1亿元、83亿元,恒大半年净利润超过这四家企业之和,稳居行业“利润王”。

净负债率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五成

恒大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超前的土地储备战略、独特的标准化运营模式、产品附加值提升以及提前还清永续债,是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

半年报显示,恒大土地储备达3.05亿m2,平均土储成本为1683元/m2,是龙头房企中最低的。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恒大有效控制成本,并通过大力打造精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而提前还清了1129亿元永续债,则为恒大节省了大量利息支出,保证了毛利率及净利率稳步上升。

在效益大增的同时,恒大还成功兑现了降负债承诺。上半年,恒大净资产大增34%至3245亿元,有息借款大幅下降615亿元,“一增一降”推动净负债率下降至127.3%,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近五成。

全年销售额

突破6000亿元几无悬念

尽管恒大各项核心指标均问鼎行业第一,公司未来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在行业分析师看来,恒大手握庞大的优质土地储备,加上战略转型持续深化,未来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数据显示,恒大上半年销售3042亿元,同比增长24.6%,已达全年5500亿元销售目标的55%。据夏海钧透露,公司下半年可售货量约7000亿元,只需要售出50%就可以实现3500亿元。这意味着恒大今年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几无悬念,预计其2019年营业收入将达6000亿元左右。若以上半年17.7%的净利率估算,恒大明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062亿元。

此外,恒大在拥有3.05亿m2土地储备的基础上,还有大量未纳入土地储备的旧改项目等,总规划建面高达7285万m2,合计将可提供约5万亿元的可售货值。以上半年17.7%的净利率估算,5万亿元的可售货值有望在未来数年带来超8800亿元的净利润。由此可见,庞大的低成本优质土储,将为恒大业绩持续高增长提供强有力保证。

市值上涨空间大或超9700亿港元

“目前TOP10房企集中度约为30%,其中碧桂园、恒大、万科三家占比超过15%。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预计2020年达到40%以上,三大龙头房企预计占比超20%”,国际投行分析师表示。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市场总量维持不变,龙头房企也能持续吞噬市场份额,大鱼吃小鱼的行业格局仍将延续。

业绩大幅提升,也进一步打开了恒大估值的上升空间。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港股前十大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为8倍,而恒大作为行业“利润王”,市盈率却仅为5.35倍,可谓是估值最便宜的地产蓝筹,远低于万科、碧桂园的13.62倍与7.38倍市盈率。如果恒大达到碧桂园的7倍市盈率,股价应为40港元,市值约为5200亿港元;如果恒大能够达到万科的13倍市盈率,股价应为75港元,市值约为9700亿港元。而目前恒大市值只有3800亿港元,这意味着恒大股价仍有巨大的空间。

根据许家印年初公布的“新蓝图”:到2020年,恒大要实现总资产3万亿元、年销售8000亿元、年利税超1500亿元、负债率下降到同行业中低水平、成为世界百强企业。从此次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完成上述目标几无悬念。而成功布局高科技,有望成为恒大新一轮增长的催化剂,为公司打造百年老店增添更大底气。(文/林超菁)

特别报道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