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争取11年 恩宁路终迎来公众参与平台
日期:[2018-09-08]  版次:[A04]   版名:[深读]   字体:【
■居民代表吴学林接过聘书。

街坊可向共同缔造委员会表达意见诉求反映问题,新快报记者作为媒体代表入选委员

恩宁路改造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之1

争取了11年,昨天上午,广州市恩宁路改造范围内的11位居民代表终于可以与荔湾区政府、区城市更新局领导,以及开发商以圆桌会议的方式坐在一起共商改造。一起参与讨论的还有多宝街道办区党工委书记、商户代表、社区规划师、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专家顾问、媒体代表。这些人组成的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共同缔造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沟通会,这意味着争取了11年之久的恩宁路改造公众参与平台正式搭建,恩宁路也是广州第一个由最广泛利益方搭建公众参与平台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

这一天,距离2007年街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第一次通过新快报呼吁恩宁路改造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已过去11年。

专家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表示:“今天大家坐在同一张桌子的意义是历史性的。”

《新快报》报道各界心声,引起市、区政府部门重视

集“最美骑楼街”与“拆迁主题公园”于一身的恩宁路是广州现存最古老、各时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关文化的核心区。始于2007年的拆迁改造遭到居民、专家、志愿者、社会组织、市民的反对,但都缺乏向当地政府表达意见与诉求的渠道与平台。

及至10年之后的2016年,荔湾区政府引入开发商对恩宁路的永庆社区进行微改造,打造成创意创业产业园“永庆坊”。尽管破败的房子得到活化利用、街区也变得整洁,却矛盾丛生,同样缺乏一个沟通各方意见、诉求,协调各方矛盾、利益的平台,街坊多次向媒体投诉,甚至联名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荔湾区政府递交建议书。

通过《新快报》独家披露的永庆社区微改造缺乏公众参与、造成社区矛盾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向市政府提交建议、研究报告等,提议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应创新公众参与平台、规范公众参与程序、保障实质性的公众参与贯穿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整个流程,搭建居民、媒体、政府、实施方等多方沟通的平台等。这些建议、报告得到了广州市领导的批示以及荔湾区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去年8月,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牵头完成的《广州恩宁路永庆片区微改造实施评估研究》,调查了永庆社区微改造项目实施满意度,以满意为5分,调查的45个指标中,改造过程的社区参与得分偏低(2.85分)。

“项目最大的痛处就是公众参与没有形成。”研究终审会上,广州市荔湾区城市更新局副局长黄庆侃建议,下一期必须吸取这个教训。接下来的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要让公众参与,对于公众意愿进行摸查,摸查的成果作为项目改造、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

去年12月,广州被列入住建部第一批10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恩宁路改造项目被列入试点(详见新快报2018年9月7日报道)。广州市提出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政策性成果,探索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新模式,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转移”,通过搭建社区居民议事平台,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加强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和带动公众共同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荔湾区城市更新局:委员会初衷是让不同声音有发声平台

恩宁路共同缔造委员会由荔湾区更新局、多宝街道办牵头。名单由各方推荐及选举,居民占了25位委员中的12席,几乎占了近一半。除了通过新闻报道发挥沟通政府与居民、公众的平台作用外,新快报记者在永庆坊开业运营至今的两年间,及时将居民、商家遇到的问题、无法向政府部门反映的意见直接向荔湾区更新局、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传递、反馈,使部分问题、矛盾得到解决。新快报记者也作为媒体代表被选为共同缔造委员会委员。

这一委员会人员名单从9月5日起到9日在恩宁路街区进行公示。

在昨天的会议上,荔湾区城市更新局负责恩宁路改造公众参与的调研员江伟辉很诚恳地说:

“共同缔造委员会是政府领导下的议事平台,是为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为恩宁路改造反映大家诉求,集大家合力把这个区域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个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最重要的出发点是让不同声音有发声平台,只有掌握所有的声音才能协调,达成共识。要检讨的是,以前做得不够,尤其是在意见收集方面,我们希望这一次真正能够听到最广泛的不同声音出来。最终要做成事情,就 是要有共识,只有不同声音碰撞到一起,怎么磨合协调,最后达成共识,这才是这个委员会意义。”

荔湾区副区长刘晨辉在向每一位委员颁发聘书时不断地说:“要多点关心我们的项目,如果政府有什么做得不好,你要多发表意见”。

委员会将协调意见矛盾,与居民协商建设方案

依据共同缔造委员会工作方案,委员会重点做好“三个协调”。一是协调居民、业主及运营等各利益相关方参与、探讨建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及时反馈各方意见、建议,保障各方基本利益;二是协调和监督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三是负责对各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汇总,并将成果提交恩宁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指挥部决策参考。

共同缔造委员会将举办社区座谈会、公众论坛等多种活动,开展进一步的参与式规划研讨,与居民群众共同协商建设方案。

昨天的会议推举专家顾问广州市规划协会潘安为主任委员。并公布了议事规则。还就街坊、公众如何将他们的意见及时反映到委员会进行了讨论。

会议最后,江伟辉强调:“共同缔造委员会是开放式的,不会做硬性的参与资格限定,欢迎专家街坊市民参与共同缔造委员会来。街坊有什么话都可以去办公地点反映出来。临时地点是恩宁路73号办公室。”

委员声音

街坊:希望依法依规进行 万科:愿助街坊将房子变得更好

沈鉴清(大地新街20号):第一次做这样的代表,希望可以做多点事。

麦六桃(恩宁路207号):从出世到现在都在这里,最希望(社区)好住。给一些方案给我们看看才好谈。

余宝丽(大地旧街8号):以前永庆坊做得不好,现在既然有这次机会就要吸取教训做得比以前更好,多点征求居民意见,改正错误。

陈素英(恩宁路201号):带动街坊反映意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反映给上级。

陈福钊(大地旧街):我希望这次这个工程能依法依规进行改造,不好像以前那样。

吴学林(大地新街):这次我提的建议就是相关领导本着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来,什么共识都可以(达成)。

刘思圆(区人大代表):之前恩宁地段拆迁的时候,居民不是很了解(情况),(导致)发生很多问题。希望这次宣传发动可以让更多居民了解和参与进来。

卢波(多宝街党工委书记):恩宁路改造万众瞩目。我们要把在座的12名居民代表,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包括我本人在内的15名街坊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的意识调动起来。我们把建议传到指挥部,最终作为他们务实的行动指引。(委员会)要通过慢慢改造再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

何姗(媒体代表):我代表的不是媒体,因为媒体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所以我是代表所有关心恩宁路改造的各个利益方,希望能反映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包括还没有进这个委员会的市民代表、志愿者、专业人士等等。

李筠筠(社区规划师):我会根据我们社区居民的意见或者对未来建设的想法进行整合,反馈到上层的设计里。未来的工作很艰巨,希望我可以成为各位居民意见交换的平台。

喻敏锋(广州万科):一期改造有经验有教训,我们都会去做总结,希望在二期的过程中做得更好。可以看到,二期很多做法比一期好,比如这一次成立共同缔造委员会,来听街坊、媒体、学者的意见,要将这些意见更好综合起来,更好地消化下去,将政府主导的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让我们所有的参与方都能接受,尤其是街坊这一块。我在这里表态,对万科来说,会尽心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以后的日子,拜托街坊可以多提意见,万科希望每一户街坊的房子变得更好一些。

■策划统筹:新快报记者 何 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 姗 黄婷 罗玉莹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