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昔日帅气学霸流落广州街头 大学同学苦寻其亲人
日期:[2018-09-12]  版次:[A05]   版名:[2018新快报寻亲圆梦行动]   字体:【
▲阿明衣衫褴褛,常常呆坐在路基上。

同学们陪伴在阿明身边,给他买来食物和水。

街头流浪者,原是无家的城市过客。然而,近日有市民认出,连日来在广州高德置地冬广场对面16号隧道C出口栖身的流浪者,竟然是大学同学。

“你为什么要这样?你究竟有什么难处?”

“你到底遭遇了什么?我们是你的同学,我们都想帮你。”

……

揪心问询,毫无回响。衣衫褴褛的流浪者充耳不闻,迷茫的眼神投向远方。

怎样才能帮助流浪的老同学渡过困境?新快报2018“寻亲圆梦”行动正在进行之时,广州白领霍小姐打来求助电话。

昔日帅气学霸流落街头

拥有中山大学本科学历又是学霸……一般人很难将这些和一名流浪人员产生关联。霍小姐却发现,这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自己同学身上。

9月6日,在冼村路高德置地广场一带上班的霍小姐,发现路边一名流浪者似曾相识。35摄氏度的高温下,这人却身着长衣裤,蓬头垢面,呆坐在路基上。他的眼镜框瞬间勾起霍小姐尘封记忆——“他像极了我大学同学阿明(化名)。大学四年来,我和几名排球爱好者天天组队,一下课就和他一起打排球。”

霍小姐记忆中的阿明是广东台山人,80后,外表温文尔雅,性格随和且帅气,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霍小姐记得,阿明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是他的化学专长,高中时期就曾代表学校获得过全国化学竞赛奖。

阿明,本应像身边同学一样,有稳定工作和生活。可是此刻,在自己眼前的他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

“我一开始不敢确定眼前的事实,马上拍了视频与照片,发到微信的同学群,让大家一同辨认。没想到,同学们看过后都觉得,九成是阿明!”

有人不敢也不愿相信,昔日意气风发的阿明,会流浪街头,便自发前往冼村路辨认。郑先生走近阿明,与他聊了几句,并征得同意拿到对方身份证。“身份证上是阿明的名字!籍贯、年龄统统对上,他就是我们的老同学呀!”

大学同学沦为流浪人员,消息瞬间让校友群炸锅,有人为阿明的行为感到疑惑,但更多是心酸其此刻境况。有男同学马上自发组织起“救助小分队”,去到阿明身边陪伴,给他买食物和水。

“14年来,你遭遇了什么?”

守护行动并未受休息日影响。9月9日,郑先生、霍小姐,连同当年在大学排球队和阿明合作最紧密的6名同学,继续为他送去午饭,并邀请新快报记者同往探访。

“我是Apple呀,你还认得我吗?”一名女士轻声细语询问。但阿明与之形同陌路,对问候无动于衷。

“你为什么要这样?你究竟有什么难处?14年来,你到底遭遇了什么?我们是你的同学,我们都想帮你。”

阿明兀自呓语,对同学的询问一句不答。

附近冼村路一家商铺里的店员说,大约两个月前,阿明因为晚上睡在隧道通道,被路人报警。至今为止,他的行动轨迹围绕冼村路隧道、广州图书馆以及高德置地广场附近流动。“他经常自言自语,神志不像太清醒。他常坐的地方是外卖送餐员停放电动车的地方,偶尔会看见送餐员给他递去饭盒和水果。”

这名店员时不时听到阿明口中蹦出些化学名词、公式,还有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mol”,不禁目瞪口呆。“他竟然知道自己所读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元素无机化学》一书,原来是个学霸!怎么会变成流浪汉呢?”该员工百思不得其解。

阿明的精神状况难以判断

如今,广州的天气已转为秋凉、多雨。在未得知阿明因何流浪前,一众大学同学更担心他风餐露宿的生存环境。“阿明的膝盖明显肿了一大块,问起伤情,他却反反复复念叨着‘补牙、脊骨痛’这样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不知想表达什么。他到底是自我封闭还是刻意逃避?”有一名女同学急得直掉眼泪。

霍小姐等人救助阿明时也遇到了困境。“我们曾提出,带他去吃饭、洗澡,换身干净衣服,但被他拒绝了。”新快报记者多方询问发现,早在去年底至今年5月初,天河区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志愿团队便在广州图书馆一带发现阿明。

据志愿者介绍,当时阿明用垃圾围着自己,并躺在垃圾堆中间,遭周边保安驱赶数次不走。志愿者送阿明去过救助站,可没过多久他又跑回原地。从7月开始,他白天坐在冼村路中段的发廊门口,晚上到隧道睡觉,天天如是。

更令同学们困惑的是,大家无法判断阿明的精神状况。面对同学,阿明语无伦次;其间,曾经有路人报警反映情况,警员上前测试其反应,阿明却能对警员指令准确回应,还告诉警员,他无固定住处、曾经和企业签过三方协议,却没有去上班。

“阿明的亲人,你们在哪里?”

相比起送到救助机构,一众同学更倾向为其寻找亲人。“如今让大家最头痛的,正是其家庭状况,比较复杂。知情的同学曾说过,阿明有妈妈,有哥哥。但他小时候可能由奶奶抚养,妈妈可能在他读大学时离家去巴西打工,几乎没有回过国内,靠寄工资回国支撑阿明生活费和学费。现在,阿明对妈妈的联系方式一问三不知,无法知道他的直系亲属身在何处。”

据尚丙辉工作室的志愿者介绍,阿明身份证是过期的,一年前,志愿者们曾根据其身份证户籍地址找到阿明的伯父,然而,伯父年纪大,自顾不暇,无力援助。“阿明也不愿跟伯父回老家,他选择继续流浪。”

将流浪人员送去救助站的原则,必须得到本人同意。然而,同学救助队从中午11点一直劝说到下午4点,阿明依然拒绝,大家无奈之余,只能尊重。“我们从报纸上得知,新快报正在进行寻亲圆梦行动,所以求助你们,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将消息转发,让阿明的哥哥和妈妈看到,带他回家。在此之前,我们大学同学会每天给他送饭送水,守护他。”一名同学告诉新快报记者,唯有送他回家,才能令一众同学安心放心。

“广东好人”尚丙辉是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负责人,有多年救助流浪人员经验,他如是分析:“这些流浪人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精神问题,常人的思维不适用去认识他们,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遇到任何事都很难主动向外界倾诉。而常年的独处更加剧了他们的自闭。”

尚丙辉建议,阿明的同学须尽快摸索出一套与其相处的方式,比起送吃买水,更鼓励他们用更多的时间陪着一起聊聊天。“耐心,是建立信任的最好方式。”

专家建议:

“尊重、耐心与陪伴是打开阿明心结的钥匙”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医生李梦思分析,由于无法判断阿明目前的精神状态,所以身边朋友能做的第一步,应该是尊重、耐心和陪伴。

“阿明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他的变化可能与家庭有关。也许因为家庭变故,也许遭遇了一些心理创伤的打击,导致他一步步对家庭失去归属感,失去自信,最后选择街头流浪。阿明与校友交流不畅,也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他已经遗忘了眼前的朋友,当陌生人对待,便会觉得不安全,从而抗拒;第二种可能,是认识校友的,但基于目前困境,他的羞愧导致产生了较强自尊心,就会用逃避行为来对待。”李医生说,“加上他长期流浪,长期自我封闭,已经习惯了不和他人接触,自然而然也不喜欢与人交流太久。”

李医生建议想帮阿明渡过难关的校友,初步接触,救助方式不一定要马上改变他的目前状态。而是采取尊重其选择的方式,用耐心和接纳态度对待。取得阿明信任之后,再观察他对哪方面话题较感兴趣,由此切入,尝试敲开他的记忆,打开他的心结,了解过去十几年的遭遇。“等阿明慢慢恢复交流功能,同学们就可以引导他自愿接受精神心理评估和治疗,最终顺利回归社会。”

温馨提示

感谢每一位曾为流浪人员提供过寻亲线索,陪他们纠结、迷茫、风雨同行的志愿者;感谢每一位仍在关注寻亲行动、心系流浪人员的读者。如果您是他们的亲人,或是可以为“寻亲”提供线索的知情人,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电话18665089067。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严蓉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