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福利院是家,她们是家人
日期:[2018-10-10]  版次:[A08]   版名:[特别报道]   字体:【
刘萍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张冬娟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部工作人员

常年陪伴,精心照顾,基层护理员被孩子们称作“萍姐”“张妈妈”

与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基层护理员刘萍见面的短短10分钟内,她的电话就响了三次。接完最后一个电话后,刘萍终于坐下来了。一坐下她便笑着对新快报记者说:“你上楼时有没有看到一群排着队上电梯的小孩?有部分是我们男青班的孩子,都是我的儿子。”

与刘萍一样,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部工作人员张冬娟留着短发,说话时语气很缓慢,给人静谧安定的感觉。在福利院,她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也经历过离别。

常年陪伴孩子,精心地照顾孩子,刘萍逐渐被孩子们称为“萍姐”,张冬娟则被称为“张妈妈”。福利院是家,她们成了收养人员的家人。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廖培金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日复一日细心叮嘱

让孩子们逐渐露出笑容

刘萍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12年前,刘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当护理员。当时她没有护理工作经验,只能硬着头皮慢慢摸索,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增值,同时还要留部分精力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如今,刘萍早已练就过硬的护理技能,依然活跃在基层。通过日复一日细心叮嘱,她让孩子们逐渐露出笑容。

刘萍目前是男青班的班长。在市社会福利院里,男青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班区,这里的收养人员多为残疾男性,基本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及肢体双重残疾。

这一天,上午9时许,新快报记者在市社会福利院里看到有一群孩子排队等电梯,其中有部分人就在刘萍的班里生活。这些孩子看起来跟外面的小学生没什么两样,穿着整齐的校服,见到刘萍就大声喊她“萍姐”,有些不能正常发声的也会挥动手臂或者微笑,向刘萍示好。

孩子渴望探索世界

她帮忙争取机会

2014年至2018年,男青班先后接收了多批由其他生活区流转过来的收养人员。刘萍记得有一名孩子刚进来时很叛逆,经常一言不合就坐在地上撒泼,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个孩子获得了到广州市残奥中心集训的机会,没想到孩子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却因为表现不出色被送了回来。

“萍姐,我想回去集训,我在那边很乖的,不调皮。”回来后,孩子苦着脸对刘萍说。听到这话,刘萍感受到孩子对回归社会、探索世界的渴望,感觉到他是真正成长了,决定替他再争取一次机会。

刘萍跟教练多番沟通后,给那孩子争取到了换项目进行训练的机会。孩子后来表现得很争气,在全国锦标赛上取得金牌。回归社会后,他一直与刘萍保持着联系。

刘萍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如果孩子需要朋友,刘萍就是他们的朋友;如果他们需要家人,那刘萍也可以是他们的家人。有个孩子刚进男青班时,不肯吃饭不按时睡觉,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刘萍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准备长期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没想到在相处两个多月后,某一天在谈话时,刘萍从孩子对“父亲节”等词语的应激反应中察觉到他很介意被父母遗弃的事,便以此作为切入口,在聊天中告诉他:“你的父母将你放在这里可能是有苦衷或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既然来到这里就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希望你可以参加院内的职业训练课程,早日回归社会。”

那孩子一点就通,最后对刘萍说:“萍姐,我知道怎样做了,你放心回去工作岗位吧。”刘萍学着他的语气说:“那我回去做我的事了,大家要一起努力过好每一天哦。”

反复训练

让孩子有规律地学习生活

男青班里多数孩子患有脑瘫等重疾,瘫痪在床,对外界的刺激不敏感,脸上甚至不会出现太多表情。刘萍每天照顾这些孩子时会对他们说:“今天你穿了绣着花花的衣服,真好看!”“今天天气很好呢。”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念叨”下,这些孩子感知刘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展露出笑容。那一刻,刘萍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刘萍告诉新快报记者:“男青班很多孩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为此,她和其他护理员一起编排出沐浴、洗手、待餐、如厕、下楼等活动规范,灌输“规矩”这一概念,让孩子有规律地学习和生活。

刘萍和其他护理员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孩子们吃饭、洗澡、上厕所的步骤,先让孩子们理解生活,才能让他们热爱生活。

“如果有孩子对我说想出去看看,我支持他;如果他们有话想向我倾诉,我也耐心地听他们说。”刘萍说,希望男青班的孩子们好好生活,把福利院当成自己家,把她和其他护理员看作家人、朋友,看作可以依靠的对象。

坚守十几年

她让孩子们感受到妈妈的温暖

张冬娟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部工作人员

张冬娟曾做过护士, 2009年从番禺区福利院的医院调到福利院儿童部从事孤残儿童的护理工作。17年过去,现在她处理院里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不紊的。

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接收的孩子多是公安机关送过来的弃婴、残疾儿童,年纪跨度为0岁至14岁。张冬娟日常接触的孩子多分布在0到4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们习惯叫她“张妈妈”,大概是因为他们从张冬娟身上可以感受到妈妈的温暖。

护理患病孩子

她凭的是技术和爱心

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接收的所有孤残儿童的姓名,张冬娟都记得,她甚至能将部分孩子到福利院的年月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张冬娟觉得照顾婴幼儿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感情,只能通过哭或笑表达情绪,给他们喂饭、洗澡难度是最大的。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公安机关送来了一名脑瘫患儿,他因为不断抽筋导致牙关紧闭,不能开口进食。张冬娟凭着十几年的专业护理经验,马上给孩子插上鼻饲管,一滴一滴地喂牛奶给孩子,一喂就喂了半个小时。

还有一次,公安机关送来一个婴儿,病情很严重,不能直接安置在福利院,需要先到外面的医院进行救治。张冬娟就带着婴儿跑了好几家医院,随后了解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承受过两次手术的痛苦,心疼得不得了。有的孩子来福利院前就严重缺钙,为了让他们多补钙,张冬娟总是挑上午八九时太阳不是很猛烈的时候,用手推车推着孩子们出去晒太阳,还会与同事一起领着孩子去福利院旁边的公园逛逛。

虽然见过很多的风浪,张冬娟工作时也会受孩子们的情绪感染。他们开心,张冬娟也开心;他们因病情受煎熬,她也受煎熬。

现在,张冬娟到了儿童部办公室工作,虽然不用亲自照顾孩子,但每天仍到各个班里看一看,仔细询问每一个孩子的健康状况。

孩子被收养

道别时她再不舍也喜悦

最近,张冬娟被院里两个“小蘑菇”盯上了。每当她到“小蘑菇”的班里查看情况,两个孩子就会抱着她的大腿求抱抱,一旦被抱起来就不愿下来了。张冬娟没办法,只好抱着他们去巡查。

虽然幼小的孩子都叫张冬娟“张妈妈”,但她未必能像普通妈妈一样,见证福利院里所有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病情控制住或者康复,并且找到收养家庭,被送走。有一次,张冬娟跟着同事去对收养家庭进行评估,评估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被收养孩子的生活习惯等,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细节,怕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对孩子来说,找到一个真正的家才是最好的结局。”张冬娟笑着说。也许孩子太小不懂得分离意味着什么,但对张冬娟来说,跟一个孩子道别意味着孩子能去更好的地方,再多的不舍都会被喜悦所冲淡。

张冬娟的丈夫因工作需要长年不回家,照顾孩子的重担要她一个人扛。张冬娟经常感到内疚,觉得对自己孩子疏于照顾。在特殊情况下,她只能带着孩子到福利院,让他跟福利院里的孩子一起玩耍。看到自己孩子与院里的孩子很快打成一片,张冬娟感到,这算是对陪伴缺失的一种补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