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医务人员传授急救技能 提高市民自救互救率
日期:[2018-10-11]  版次:[A09]   版名:[民生]   字体:【

多家医院共同举行第九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

新快报讯 记者高镛舒 通讯员许咏怡报道 10月10日是我国的自救互救日。昨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广州市20余家大型公立医院,共同举行第九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主题活动,参与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为公众科普徒手心肺复苏、解除气道异物梗阻、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与知识,提高大众自救互救率,预防意外伤病的死亡率,减少意外伤病的伤残率。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

新快报记者从活动上了解到,每年夺走我国数十万人性命的心源性猝死,在我国的医院外抢救成功率仅1%;我国有13亿多人口,但能够掌握并运用心肺复苏术的只有1000万人。

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广医二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陈晓辉教授介绍,猝死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最严重突发疾病。2017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中国目前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现代医学证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2分钟,2分钟内心肺复苏的生存率可达90%,4分钟内心肺复苏的生存率约50%,在10分钟后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出现长时间胸痛突然心悸需警惕

此次自助互救日的主题为“识别‘围猝死’,预防公众心跳骤停”。一部分猝死可能先兆不典型,但有半数以上在发生前两周出现了明显的表现。

在先兆期,患者自觉身体和心理负荷过重,有前趋先兆症状,身体还能代偿,通常会表现为:胸闷、胸痛,一过性意识丧失、晕厥;情绪焦虑、失眠;外界诱因导致的不能睡眠;生活方式诱因导致的强大心理压力等。陈晓辉提醒道,如果发现以上不适,必须主动作为,积极进行医疗干预。

一旦进入了“进展期”,病情将变为长时间的胸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此时迅速到医院就医,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救治效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心电不稳,可能迅速进入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95%的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场所。因此,当猝死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有效救护的人将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急救有“重视急救时效性,把握‘白金十分钟’”的理念,互救重于急救,自救才是根本。

掌握急救要点把握“白金十分钟”

陈晓辉指出,在急救“白金十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胸外按压或除颤,抢救成功率将下降10%左右。在安全原则基础上,必须进行就地抢救,不要盲目转运病人。只要抓住时机,掌握要点,即便是不太标准的抢救也会有效。不要把心肺复苏神秘化,认为只有拿到权威的证书才能施救,也不需要过分担忧因为操作给病人带来的损伤。

急救专家还提醒,应对心脏性猝死,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和加强锻炼。要释放压力,防止过度劳累。有血脂不正常、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等人群要定期做相关筛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