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来自2000多年前的“八音盒” 伎乐铜屋至今仍都是“谜”
日期:[2018-10-21]  版次:[A14]   版名:[收藏周刊·揭秘]   字体:【
■伎乐铜屋小小的房子藏了一支“乐队”

■伎乐铜屋细节图

■伎乐铜屋

1982年3月,在绍兴市坡塘狮龛子山306号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伎乐铜屋,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王屹峰介绍,伎乐铜屋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模型虽然未必能够准确反映民间住屋的具体形制,但通过它多少能获得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铜屋中的奏乐人则反映了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场景,铜屋八角柱上的大尾鸠还传递了越人精神生活的另一类信息,那就是越人的鸟崇拜。伎乐铜屋所提供的信息使越人生活的画面变得较为丰满和清晰,此外,伎乐铜屋的背后还透露了当时社会、文化以及青铜器铸造技术等诸多信息。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整理

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

这件文物体量不大,却内藏玄机。伎乐铜屋通体为青铜质,全屋通高17厘米,平面为长方形,面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三开间,明间较两侧次间多0.3厘米。正面没有墙和门,仅立着两根柱子,其余三面有墙,呈透空格子状,背墙中间开一格子窗。里面有六人,分别呈击鼓、抚琴、吹笙、咏唱等姿态。屋顶是四角聚集的尖顶,上面摆放着7厘米高的八角柱,柱顶还有一只鸟,器身密布大面积的具有南方特色的纹饰。

这件伎乐铜屋从外观来看,小巧精致,但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现今比较权威的一个说法是古人采用的分筑法,就是把屋顶、乐器、乐师分开浇筑完成以后,再铸造铜屋的主体,最后用铜和锡作为焊接剂把它们焊接起来,这种工艺即使在今天来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伎乐铜屋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模型虽然未必能够准确反映民间住屋的具体形制,但通过它多少能获得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

这个铜屋,花这么大力气打造,到底要反映什么表现什么?对此虽有多种解释,但始终没有一个谜底。伎乐,“伎”在古代泛指歌舞表演,也指以歌舞为业的人;而“乐”则是指乐器演奏的音乐。一种意见认为,从表现场景看,铜屋是一个戏台,正面无门无墙,可供观看。

铜屋中的奏乐人则反映了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场景,铜屋八角柱上的大尾鸠还传递了越人精神生活的另一类信息,那就是越人的鸟崇拜。伎乐铜屋所提供的信息使越人生活的画面变得较为丰满和清晰。

伎乐铜屋的作用至今是个谜

往屋内看,你就会发现这个小小的房子藏了一支“乐队”——六个小人端坐在屋内,正用手中的乐器开一场演唱会。

在这六个小人中,前排有两个面向观众,双手交叠于小腹做着吟唱的动作,应该是“乐伎”,也就是“主唱”;而另外四个则拿着各自的乐器,应该是“乐手”。

前排最右边的小人,在他的前面摆着一面挂着的鼓,而他正用手中的鼓槌敲击;在鼓手的后面一排,右边是一个双手捧着乐器吹奏的一个小人,他手里拿着的是古代一种簧管乐器:“笙”。后排侧面有一人膝上放着一长条形琴,双手置于琴上作抚琴状。后排中间的小人膝上也放着一长条形的琴,他左手按着琴弦,右手拿着一个小棍敲击,从演奏方式看,这种乐器叫作“筑”,“渐离击悲筑”中高渐离演奏的就是这种乐器。

在这小小的铜屋内,六个小人被雕琢得栩栩如生。凝神静视,似乎还可隐隐闻得笙歌之声。

然而,如果是演戏,为何里边的人都是裸体?于是又被解释为是以娱乐性为主旨的房中乐。青铜器上出现裸身男女,此前也有过,如山东莒县出土的西周鼎形器,盖上铸有男女相对的裸身形象。江苏涟水三里墩出土男女三人环立的铜座,有性行为表现,可能是为祈求子嗣繁衍。

以上与越地出土的伎乐铜屋的表现场景有所不同。从整座铜屋来看,屋顶有一根铜柱,柱上有一只大尾鸠,这应是古代越国时期的图腾,因而不像是性表现的场面。那么,伎乐铜屋反映的会不会是古代越族的巫术活动?从《越绝书》的记载来看,古代越地是有巫术场地和活动的,如“巫山者,越鬼扁神,巫之官也,死葬其上,去县十三里”。但由于资料缺乏,当年的巫术活动是不是有类似铜屋中的场景,尚无可靠证据加以证明。由于缺少相应的史料记载,墓中其他出土物也找不到可作佐证的迹象,因而伎乐铜屋的作用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