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没有故事就谈不上文化 没有创意就难以大发展”
日期:[2018-10-29]  版次:[A07]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关注广州街镇文化节

广州各街镇如何“造节”?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

“不仅要街坊说好,还要更多市民说好才是真的好。”广州各街镇打造文化节等街域文化品牌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赢得一片叫好声。不过,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街镇举办文化节遇到了资源不足、有待创新、需要提升影响力等问题。如何让街镇文化节越办越有生命力?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建议。“没有故事,就谈不上文化;没有创意,就难以大发展。”文化评论员冯树盛如是说。

●拿什么来办节?文化底蕴最重要

“民间文艺需要在挖掘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广东咸水歌研究会副主席谢棣英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与咸水歌“结缘”,和水上人家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水上生活、文化和历史,乐此不疲。她说,如果不去记录和还原这些历史,“看着原来的水上居民老去,连记忆都找不到了,可能就真的湮灭了”。

在2007年首届珠三角咸水歌(渔歌)歌会成功举办后,广州市海珠区的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于2008年落成,后来成为广州市非遗咸水歌的传承基地。“出一本咸水歌的书,我也做到了。”她说,在她心里还有一个期待已久的愿望——做一个广州咸水歌的网站。“(咸水歌)声音的穿透力是很强很强的,人们上网随时可以听到广州咸水歌”。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她进入校园讲述水上人家历史、教唱咸水歌和表演。她说,每年面对新生,“第一课肯定要讲历史,让他们了解历史。然后才是学唱,会唱也要会表演”。

不少专家都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有了文化底蕴,街镇的文化节、艺术节才能长久举行。记者了解到,有一年,广州市某街道举办了一次樱花文化节,借助于辖区内某楼盘做的商业推广活动,将几十棵樱花生硬地“搬”过来摆设,花期一过,活动就结束,第二年,文化节就难以为继了。

●资源不够怎办?可多方共同承办

“光靠街道与文化站来办文化节是不够的,我们将辖区内很多机团单位组织起来共同承办,共建共享。”越秀区东山街文化站站长张安国介绍,东山地区“街坊文化节”串起了社区工作的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篇,二是幸福社区文艺展演,三是社区教育科普篇,四是体育篇,于是就有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幸福东山齐共建”论坛、东山地区趣味体育运动会等十大活动,至今办了七届,累计有20万人次参加。

而越秀区北京街的“社区邻居节”活动,从2005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今年的社区邻居节活动以“结和谐邻里·创诚信社区”为主题,由越秀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守合同、重信用,诚信经营、口碑良好、严守法律的标准,选出了20家2018年“信得过的老友记”。同时,社区邻居节发布了“北京街公益地图”,表彰一批对北京街公益活动身体力行的机团单位、党支部和爱心企业。此举有助创融社区资源,播撒更多公益正能量种子。

●如何持续发展?引入资源和内容

从化区鳌头镇正在准备举办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该镇镇长朱秀英表示,和往届稻草节相比,今年将更加注重游客体验感和家庭互动需求。以前,市民来小镇以游玩为主,今年可以动手体验稻草编制艺术、在田间地头收获农耕乐趣等。专家表示,要做好街道村镇文化节,引入外来的新资源、新内容很重要,不能活动年年搞,都是老一套。为了增加对市民吸引力,尤其需要打造有卖点的文商旅的项目和产品,才能让活动广而告之,大众欢迎。

越秀区珠光街珠光璀璨社区文化节已举办了十届,为了向市民展示文化特色,除了邀请非遗大师李定宁等来展示作品,还邀请大学生在辖区内的北京路地铁站侧的一面墙上涂鸦画,呈现昔日“老广”的生活场景,比如阿叔沿街叫卖“鸡公榄”、时尚漂亮的“西关小姐”倚在窗边、英俊的“东山少爷”捧着一束玫瑰花向她求爱、手工艺人熟练地用一根麻线给客人拉面毛,还有满洲窗、广州方言“掂过碌蔗”“食乜呀”等等。

视点

仪式感不是“领导宣布开幕”

——冯树盛(文化评论员)

广州各区多个街镇热闹过文化节,或者“造节”,反映了他们在文化上的进取。但文化节的形成和推广,还需要在“化”上下足功夫。一是文化节要有群众基础,有口耳相传的故事,像白云山上的郑仙诞,以及老城区的五羊传说便是典型;二是要具有一定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是“领导宣布文化节开幕”的意思,而是群众自发的或者流传下来的礼俗仪轨,表示重要节点的来临。这其实是一条集体心理纽带;三是从发展角度看,还需要一定载体进行传播,形成创意IP,衍生出有独特文化的精品。这样,文化节的“节”的意义才能突出。

“概括地说,没有故事,就谈不上文化;没有创意,就难以大发展。”

文化下沉有助于城市和谐

——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梁凤莲认为,广州多个街镇各种文化节庆活动,是以街坊为主体的文化形式,会令文化下沉,更深入人心,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大街小巷成了一个大家庭,提升了城市与人的和谐关系,让城市更适合居住、生活、发展。所以,街镇文化节要倡导讲好自己身边的故事,呈现有价值的小日子。她说:“广州是千年商都,务实与包容这种市民性可以在文化节中体现出来。”

梁凤莲建议,广州老城区有不少街道都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有不少历史文化遗存,它们都可以成街道文化节依托的元素。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朱清海 李应华

■制图/廖木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